施閏章《望日樓觀日出》原文與賞析
施閏章
日初出時,一線橫袤,如有方幅棱角,色深赤,如丹砂,已而,焰如火,外有絳帷浮動,不可方物。久之,赤輪涌出,厥象乃圓,光彩散越,不彈指而離海數尺,其大如鏡,其色如月矣。
燭龍夜半開大荒, 羲和振轡嚴晨裝,
珊瑚十丈橫天出,乍看玄直忽已方;
大如華蓋覆金屋, 艷如玉盤堆火齊,
鮫鮹菡萏作帷帳,仿佛隱見無端倪;
車輪燁燁從中躍, 赤烏飛起彩云落,
光芒倒射黿鼉宮,扶桑枝罥蓬萊閣。
客云日出光不同, 陰晴百變隨神工,
連朝霾霧今日霽,使君天許開心胸。
數言未畢日千尺,翻如素月城頭出;
天明萬事從此生,安得長繩系白日。
施閏章 (1618-1683),字尚白,號愚山、蠖齋、矩齋。宣城 (今安徽宣城縣) 人。清順治六年進士,官至侍讀學士。工詩,與宋琬齊名,號“南施北宋”。
這首詩描繪久陰初晴之后海上日出的自然景觀,兼以抒懷。詩題中所言望日樓,在今山東省蓬萊縣丹崖山上,面臨大海,為觀日出之勝地。施閏章曾任山東提學,此詩當是他任該職期間的登臨之作。
詩題下有小序,與詩相配,一散一韻,一素描一彩繪,一簡潔一繁富,文筆意趣相與生發,且內容與詩同中有異,既可互相參照,又可互為補充。
詩的開頭兩句以想象憑虛而起,寫天剛破曉時的景色。東方微曦,天色初明,好象是燭龍神于漫漫黑夜之中,口銜火燭,照亮了遙遠的荒漠之野。水天相連處,“一線橫袤”,海平線越來越清晰。此刻,羲和神已經整束完畢,振韁揮鞭,準備駕馭日車出巡了。燭龍,是古代神話中的神獸,人面蛇身,住在西北無日的地方,銜燭以照幽陰。羲和是神話中太陽神的駕車人,傳說太陽神每天架著車子在天上巡游一回。詩人借用這兩個神話傳說加以點染,將日出前神秘而莊嚴的氣氛烘托出來。下面“珊瑚十丈橫天出,乍看玄直忽已方”與序中“如有方幅棱角,色深赤,如丹砂”并讀。玄直,意為挺直; 方,即方圓之義; 方幅,指長闊相等; 棱角,即鋒芒。這兩句寫海日將出,強烈的光束直射蒼穹,猶如一柄柄倚天長劍; 忽而變幻,又仿佛海底巨大的珊瑚樹橫天而出,轉瞬間又散為紅霞的奇觀。
“大如”以下四句乃是序中“已而,焰如火,外有絳帷浮動,不可方物”的具體描繪: 天空朝霞爛漫,海浪徐徐托起半輪紅日,碩大輝煌,日影倒映,海面泛起一片金色波光。那金光仿佛海底龍宮金殿放出的光華,那半輪紅日恰似遮罩在金殿上的巨大華蓋。不一會兒,太陽完全升出海面,紅艷艷的,又好象燃燒著一團炭火的明月了。海上霧氣迷濛,在朝霞輝映之下,猶如為太陽張起了一面薄如蟬翼、柔似鮫鮹 (傳說中魚人所織的輕紗)、色若荷花的帷帳,忽隱忽現,縹縹緲緲,漫無邊際。這是一段濃墨重彩的文字,極寫海日初出時的壯麗。
接下來四句寫旭日飛升,光芒萬丈的景象。“車輪”二句承“羲和振轡”而來,詩人繼續發揮想象,將太陽的飛升想象成是羲和神策馬加鞭,馭駛日車從“絳帳”中一躍而起,是太陽中的三足神鳥振翅沖天,負日而飛。“彩云落”三字既襯托日升迅捷,又暗寫紅霞消散,是以虛幻之筆寫實景,不僅詩思靈動,而且意象很美。“光芒”二句掉轉筆鋒,描寫初日照臨下的山光水色。黿、鼉,皆水底動物,“黿鼉宮”在此處喻指深水龍宮; 扶桑是神話中樹木名,傳說日出其下; 罥即掛的意思; 蓬萊閣,在望日樓西側。這兩句大意為: 旭日初升,光芒萬丈,下射大海,似乎連龍宮都照亮了; 望日樓西邊的蓬萊閣,在壯麗日色的烘染下,恍若神話境界。
以上十二句為第一部分,純乎寫景。比喻疊出,著色瑰麗,筆意綿密,筆力酣暢恣肆,將海上日出描寫得輝煌燦爛,而且處處突出一個“奇”字,發揮豐富的想象給詩境染上了一層濃厚的神話色彩。
余八句為第二部分,寫觀日出后的感受。
“客云”以下四句一層。插入客語,轉折巧妙而有詩趣。前三句添敘望日樓日出景象有隨陰晴百般變化的奇妙,并補記當天日出時的天候。“使君天許開心胸”句點明作者身份,從側面寫出詩人觀日出時舒暢曠怡的情趣,以及從日升的壯偉氣象中得到的強烈感染和深刻啟示,同時為下文抒懷張本。四句言少意多,似實而虛,使全詩頓生疏宕之致。
最后四句又一層。“數言未畢”束上啟下,“翻如”句特寫“連朝霾霧今日霽”后,太陽“光彩散越”的奇觀,又與上文“艷如玉盤堆火齊”一句照應對比。末二句由日升迅捷,須臾千尺引出光陰似箭,時不我待的感慨,寫出詩人愿恭敬執事,勤政為民的素志,不乏積極進取的精神。結語雖平凡,然十分平穩厚實,也切合使君身份。
全詩上半寫景,下半抒懷,層次分明而曲折有變,濃彩淡墨,涂抹適宜,描寫手法,虛實相生,藝術上自有獨到之處。
上一篇:杜甫《望岳》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劉禹錫《望洞庭》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