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人鳳《萬里澄波》原文與賞析
徐人鳳
淼淼無垠天宇寬,漣漪不動碧光寒。
難憑一葉云中度,止有三山鏡里看。
題詠景觀的詩,和一般詠懷詩的不同處是:“貴在景真”。要求抓住所題詠景觀的客觀特征加以準確的表達,在抒情的處理上,既不可無情,將詩寫成景觀的說明書——何時、何地、何人所建等,也不可以抒情為主,若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只可有一,不可有二。最常用的方法是杜甫的《滕王閣子》詩“古墻猶竹色,虛閣自松聲”——特征為主,情隱其中。《萬里澄波》詩作者顯然深諳此道。
萬里澄波是蓬萊十大景觀之一,其特色正是“萬里”——闊和“澄波”——靜這兩點,作者以四句分層次又反復突出這兩個特征。第一、三句寫闊,二、四句寫澄靜,又各有正側面不同角度,第一句從正面寫闊,遼闊無垠表現在水和天兩個方面,第三句側面寫闊,說山水難渡,第二句從正面寫澄,水波不興,碧光寒透,所謂“表里俱澄徹”; 第四句以鏡中取影,從側面寫澄,三山具歷歷可見,可知澄徹之極。詩的整個結構前實后虛,前二實寫眼前景觀壯美,后二虛寫,虛實相生又顯得靈動。
萬里澄波景觀不易著筆,難在單調。“秋水共長天一色”美在與“落霞與孤鶩齊飛”結合在一起,才顯出色彩映襯動靜配合的靈妙,單有秋水長天是不可能有劉禹錫的《望洞庭》那樣的意境美的。劉詩: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其實正是徐詩的構思框架,也正是徐詩要突破,才能出新的關口,徐詩的高明處也又正是既抓住了客觀景物萬里澄靜的特點,又以動態寫靜,以主體寫遼闊,使萬里澄波顯得既有遼闊形象又靈動多姿,情在其中,而不是白水一塊,乃至死水一湖。“江山也要文人捧”,未必;“江山也要知音說”,千真萬確!
上一篇:酈道元《黟山》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紀昀《烏魯木齊雜詩之十》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