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云濃淡日微光,雙闕重門聳建章。
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這是梅堯臣的一首軼詩。錢鐘書《宋詩選注》說: “這首是《宛陵先生集》里遺漏的詩,誤收入《四庫全書館》輯本劉攽《彭城集》卷十八,現在根據北宋晁說之《晁氏客語》和南宋無名氏《愛日齋叢鈔》卷三訂正。”
嘉祐二年(1057)春,歐陽修權知貢舉,推舉梅堯臣作參詳官,也稱小試官(見歐陽修《歸田錄》)。《宛陵先生集》里收有《上元從主人登尚書省東樓》一首,和這首詩可能是同時的作品,此詩題中的銓樓或許就是尚書省東樓。
這是一首登臨寫景寄懷之作。短短四句,層次分明地展現了宋都開封早春的景色,構成一幅詩意盎然的皇城春色圖。首句寫登樓以后憑高遠視天宇。多云是春天的特點,或濃或淡的云飄浮天際,云淡處透出并不刺眼的日光。“日微光”準確地刻畫出早春季節特征,為下文“柳梢黃”張本。次句寫近觀樓臺宮闕。“雙闕”是指宮殿正門前通道兩旁對峙而起的樓觀。“建章”,漢代宮名,武帝時所建,《三輔黃圖》: “帝于是作建章宮,度為千門萬戶。”這里借來描寫千門萬戶的汴京宮殿,使這幅春景圖帶上了帝都巍峨的氣象。第三句扣合詩題點明登樓,故作問句,有意突出下面這關鍵的一句: “滿城無算柳梢黃。”北方早春,并沒有眾多的景物表現出春的色彩,春從柳條最先露出的點點鵝黃透露了消息。作者正是捕捉了這最能體現早春時節的典型色彩,又用“滿城”、“無算”來渲染它,從而使建章宮殿的重門飛閣,乃至汴京的千家萬戶,都被這統一的色調所籠蓋。街街鵝黃,把整個汴京裝點得春意盎然。此詩前三句極淡,“雙闕重門聳建章”與平時之景并無二致,這反而增添末句的分量。“柳梢黃”三字一出,頓見滿幅皆春。“不上樓來知幾日”一句則又是淡中之淡,然而聯系下句細細品味,則作者久呆試院的郁悶,忽見春來的驚喜,乃至對大自然變動不居的感悟,光陰荏苒的微嘆,都包含在其中了。這正是詩人追求的“似淡實濃”,“語淡而味終不薄”的藝術效果。
上一篇:《絕句四首(其四)·陳師道》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臘日游孤山訪惠勤惠思二僧·蘇軾》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