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長歌行》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東海騎長鯨。①
猶當出作李西平,手梟逆賊清舊京。②
金印煌煌未入手,白發種種來無情。
成都古寺臥秋晚,落日偏傍僧窗明。
豈其馬上破賊手,哦詩長作寒螀鳴。③
興來買盡市橋酒,大車磊落堆長瓶。
哀絲豪竹助劇飲,如巨野受黃河傾。
平時一滴不入口,意氣頓使千人驚。
國仇未報壯士老,匣中寶劍夜有聲。
何當凱還宴將士,三更雪壓飛狐城。④
【注釋】 ①安期生:傳說中的仙人。②李西平:唐代李晟,受封為西平王。德宗時,朱泚叛亂,李晟率兵平泚于長安。③豈其:哪里料想得到。寒螀:(jiang)即寒蟬。④飛狐城:隋置,地當今河北淶源縣,有飛狐關,形勢險要,當時為淪陷區。
【譯文】 我不愿,學那仙人安期生,酒醉跨長鯨,東海縱橫行;愿如唐朝李西平,親手斬逆賊,光復舊京城。現如今,黃金將印未入手,卻見滿頭白發生。成都古寺獨自臥,秋日斜陽傍窗明。啊!跨馬殺賊是我愿,豈能吟詩度日月,哀哀長如寒蟬鳴!悲憤氣填膺,市橋酒家行,大車載酒歸,壘壘堆長瓶。管弦樂,齊奏鳴,為我助酒興,增我慷慨情,一似黃河大堤決,巨野平原波浪涌。平時滴酒不入口,今日痛飲意氣生,觀者為之心震驚。國仇猶未報,白發不再青。匣中寶劍感我意,夜夜床頭鏗有聲。何日啊,飛狐城中雪夜里,將士痛飲慶戰功。
【集評】 清·馬星翼:“放翁《長歌行》最善,雖未知與李、杜何如,要已突過元、白。集中似此亦不多見。”(《東泉詩話》)
近·高步瀛:“方植之(東樹)以此詩為放翁壓卷。吳(汝綸)曰:‘放翁豪橫處自臻絕詣。’”(《唐宋詩舉要》卷三)
今·霍松林:“陸游的詩,起勢雄邁駿偉者很不少,結句有興會、有意味,而無鼓衰力竭之態者尤其多。但首尾皆工、通體完美的作品在全集中所占的比例也不太大。這首《長歌行》,則是首尾皆工、通體完美的代表作之一,方東樹說它是陸游詩的‘壓卷’(《昭昧詹言》卷十二),確有見地。”(《宋詩鑒賞辭典》第944頁)
今·吳熊和:“這首詩充滿浪漫情調,將陸游的滿腹牢騷和一腔熱血在放聲長歌中傾瀉而出,熱情奔放的語句中跳躍著作者飛揚激動的心,悲而能壯,豪而能放,是陸游七古中有代表性的一首。(《唐宋詩詞探勝》第341頁)
【總案】 此詩反映了詩人一個完整的情感流程:慷慨言志——志不獲騁——借酒澆愁——重生幻想。它把詩人報國無門的悲憤與百折不撓的意志,表現得淋漓盡致。與李白《行路難》(金樽清酒斗十千)的思路聲情,十分相似,知“小太白”之稱,洵非虛譽。開頭四句是一個長句,有如現代漢語“要么……要么……”句式,而看似并列對舉,實際是傾向于后者,與孟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意趣相通。全詩以直抒胸臆的奔迸抒情方式為主,妙在“成都古寺”二句,既構成跌宕變化,又以現實中蕭瑟的況味與理想中燦爛的圖景構成對比。詩以氣勢勝,然同時也不免語直辭費之憾;寫其豪飲之狀,欲求盡致,卻有張揚過甚之感。從全篇看,自是好詩,然比起《劍南詩稿》中那些沉郁警切的杰作來,稍有遜色。“集評”中的褒揚似乎太過了點。
上一篇:葉適《鉏荒》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梅堯臣《陶者》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