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唐宋五代詞·敦煌曲子詞·望江南》敦煌曲子詞
敦煌曲子詞
天上月,遙望似一團銀。夜久更闌風漸緊①,為奴吹散月邊云。照見負心人。
浣月圖(局部) 【五代】佚名 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注釋 ①更闌:更聲逐漸稀落,表明夜色已闌。
鑒賞 《望江南》,段安杰《樂府雜錄》云:“李衛公(德裕)為亡妓謝秋娘所作撰,亦名《夢江南》。”白居易《憶江南》自注云:“此曲亦名《謝秋娘》,每首五句?!庇衷疲骸奥逑滦侣曇病!眲t是調必為中唐顯貴李德裕創調而流行于京師者。敦煌曲子詞存詞八首,四單調,四雙調。其中單調問答體(娘子面、莫攀我)二首寫中原歌伎事,當為中原詞。其余六首皆西北邊地作品,這首《望江南》(天上月)即西北六首中的一首。
這首詞抒寫一個棄婦的悲吟?!鞍V心女子負心漢”,這是封建社會造成的悲劇。作品中的女子獨自望月懷人到深夜,而那男人卻變了心。這首詞反映出封建社會里婦女的痛苦心情。
詞作開頭兩句“天上月,遙望似一團銀”透露出了風行唐朝的一個重要習俗:拜月。宋金盈之《醉翁談錄》卷三考證“拜月”來源指出:“俗傳齊國無鹽女,天下之至丑,因幼年拜月,后以德選入宮,帝未寵幸。上因賞月見之,姿色異常,帝愛幸之,因立為后。乃知女子拜月,有自來矣?!饼R國無鹽女故事,見于漢代劉向《烈女傳》,可見此說之早。在唐代,拜月之旨,包含有乞巧、乞遂人意的美好愿望,成為祈求神助的一種手段,故而特盛。詞中女子望著遠在天邊的月亮,它像一團銀色的東西照耀著漆黑的大地。在夜深人靜之時,夜風一陣緊接著一陣,這時女子對著月亮祈禱道:風啊,你吹吧,幫我吹散月亮周圍的云,讓月亮整個露出明亮純潔的銀色,從而照見那個負心薄幸的人。最后第二句中,“闌”為“將盡”之意。古代將一夜分為五更,這里用“闌”來形容時辰,說明此時時間已進入了后半夜。而從詞作的最后一句,能夠明顯感覺到這位女子的哀怨,并且對男子薄情,拋棄舊愛的做法帶有強烈的不滿,甚至帶上了隱約可感的憤怒。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第二冊認為:“這可能都出于歌伎之手。如為男子代作,難有這樣的真情實感。以短小的形式,明白如話的語言,表現出被壓迫、被迫害者的強烈悲憤,顯示出民間作品的鮮明特色?!?br>
在格律方面,《望江南》,又名《憶江南》《夢江南》《江南好》。全篇共二十七字,三平韻。中間七言兩句,以對偶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襯字者?!锻稀?天上月)這首詞,中間兩句并非對偶,而用詞偏口語化、民間化,且全篇為二十八字,第二句中的“似”字為一襯字。(楊昇華)
集評 劉永濟:“此怨詞也,寫怨情而帶怒意?!?《唐五代兩宋詞簡析》)
張爾田:“詞格極似《云謠集》……柳詞作風,固與《云謠集》相近,謂柳詞即從唐人此種詞蛻化而來則可,謂《云謠集》作者與柳同時,似不可?!?《與龍沐勛書》(任半塘《敦煌曲初探》第五章引))
任半塘:“此辭真摯潑辣,向受稱美。敦煌俗文藝中此之作尚有,每混在其他文件中,未經清理,致不獲公諸大眾?!?《敦煌歌辭總編》卷二)
望江南
敦煌曲子詞
莫攀我,攀我太心偏①。我是曲江臨池柳②,這人折了那人攀。恩愛一時間。
注釋 ①心偏:心眼太死。②曲江:在長安城南朱雀橋的東面,是唐代長安的游賞勝地。
柳鴉蘆雁圖(局部) 【宋】 趙佶 上海博物館藏
鑒賞 這首詞以妓女的口吻直接敘述她們被侮辱、低卑的地位和生活,深切地反映了她們內心的怨恨和苦惱。在我國古典詩詞中,以青樓女命運為題材的作品,雖然對她們寄予過某種憐惜,但是格調不高,有的還不乏嘲諷輕賤之意。這首詞卻是例外,以同情和肯定的口吻寫她們的不幸遭遇,表達她們對悲苦命運提出的控訴和反抗。
這首詞用民歌慣用的比喻手法,以“曲江臨池柳”自喻,把自己比作那長安郊外曲江池邊的柳樹,任南來北往的游人們隨意攀折,玩弄一時,隨手丟棄;因為任人攀折的柳枝恰恰符合青樓女那種任人玩辱的生活特性,如唐代傳奇《柳氏傳》寫青樓女柳氏答韓翊的詩云:“楊柳枝,芳菲節,可恨年年贈離別。一葉隨風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也正是以這柳枝自喻。這首敦煌詞同它有異曲同工之妙。她們渴望遇上一個可托付終身的真情男子,長久恩愛,但是遇到的人總是那樣“無情”“心偏”。這首詞中的女主人公形象和《菩薩蠻》(枕前發盡千般愿)的女主人公形象有了相當大的差異,其抒情籠罩著濃厚的哀婉凄愴,辭情悲涼,反映手法和語言也更為考究,反映出曲子詞的風格正逐漸柔化,藝術性也逐漸提高。詞人如此率性地寫主人公被人玩弄欺凌,而又視“恩愛”如煙云的性格,非但沒有引起讀者的反感,反而激起人們對陷入不幸的婦女的同情及對黑暗社會的批判。
《望江南》詞調相傳為中晚唐時期李德裕為妾謝秋娘始創,后流傳于教坊及民間。因此這首小詞當屬晚唐時期的作品了,這也正是眾多文人墨客開始進入詞的創作領域之時。他們與歌妓的交往,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歌妓的文學修養,也加深了歌妓們在身心上對文人們的依賴,促進了歌妓們唱作的曲子風格的陰柔化和藝術水平的提高,反過來也更吸引了文人們自身直接參與詞的創作。這樣,詞經過外來音樂加民謠——歌妓詞——文人詞的進化演變,到晚唐五代之時,就已經相當成熟,由此詞也脫落了北方黃河流域文化質樸的沙塵,由南沿著運河而進入江南文化的嫵媚綺麗之境。(朱銘)
鏈接 唐都長安城內的曲江。曲江在長安城南朱雀橋的東面。據宋樂史《太平寰宇記》的記載,曲江池,為漢武帝所造,最早的時候名曰“宜春苑”,“其水曲折,有似廣陵之江,故名之?!碧菩陂_元年間,又進行了大規模的疏浚,并在此興建樓閣殿宇,因而此處花木茂盛,煙水明媚。池南的紫云樓、芙蓉苑、池西的杏園、慈恩寺等名勝,都是當時著名的游覽佳境,宋趙次公《分門集注杜工部詩》卷三中有云:“晉、宋諸人侍宴曲水,皆以三月三日為題。唐開元中,都人游賞于曲江,莫盛于中和、上巳節,此三月三日所以水邊多麗人也。”
上一篇:《唐宋五代詞·溫庭筠·望江南》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兩宋詞·歐陽修·望江南》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