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融
四郊飛雪暗云端,唯此宮中落旋乾。
綠樹碧檐相掩映,無人知道外邊寒。
華清宮,是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游樂之地,在今陜西省臨潼縣南。這是作者過華清宮有感而作的詠史詩。共有兩組,一組四首,一組兩首,這是兩首中的一首。
前兩句,寫華清宮內外冷暖迥異。四郊,本指城市的四周郊區,這里泛指華清宮外的整個城鄉。隆冬時節,漫天風雪,紛紛揚揚,直接云端,整個城鄉籠罩在一片嚴寒、混茫之中。一個“暗”字,把那陰云低合、急風舞雪的天氣以及自然界和人們心頭的寒冷都表現了出來。第二句又用一個“唯”字開頭,帶出華清宮與外界的不同,較之于整個城鄉的特殊。旋乾,即回天,以喻挽回斡旋效力之大。這里既指華清宮內因有溫湯,冬日和暖如春,又含不盡之意在于言外。其實鸝宮冬暖,豈只溫湯一因。“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勸客駝蹄羹,霜橙壓香橘”(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這些最高統治者,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有的是搜刮來的民脂民膏,盡可以防寒御冬,何愁一個冬天不能過去。絕句短章,不可直白而已。
“綠樹碧檐相掩映”一句承接前邊第二句而來,繼續寫華清宮,但又不去正面描寫宮內主人的驕奢淫佚生活,而是把攝影鏡頭對準華清宮上相互掩映的碧檐綠樹。這樣處理,既寫出了華清宮內樓臺亭閣的巍峨壯觀,側面反映出帝王生活的華靡,同時,通過對重檐密頂、綠樹婆娑覆蓋等物象的描寫,使人深感九重之內的幽邃、神秘,宮墻內外的隔絕不通。最后一句“無人知道外邊寒”,如順水行舟,自然流出,看似平淡,卻能夠使人真切感受到句子以外的雷霆之聲,這就是“知華清之暖,而不知外邊之寒,士怨民怨軍怨,皆不暇問矣,如之何不反”(謝枋得《唐人絕句注解》)!
劉熙載論詩說:“絕句取徑貴曲深,蓋意不可盡,以不盡盡之。正面不寫寫反面,本面不寫寫對面、旁面,須如睹影知竿乃妙。”這正是這首《華清宮》的藝術特色。
上一篇:韓偓《哭花》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錢珝《江行無題(其十二)》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