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探春慢(予自孩幼從先人宦于古污)》
予自孩幼從先人宦于古污,女須因嫁焉。中去復來幾二十年,豈惟姊弟之愛,沔之父老兒女子亦莫不予愛也。丙午①冬,千巖老人約予過苕②,歲晚乘濤載雪而下,顧念依依,殆不能去。作此曲別鄭次奉、辛克清、姚剛中諸君。
衰草愁煙,亂鴉送目,風沙回旋平野。拂雪金鞭,欺寒茸帽③,還記章臺走馬④。誰念飄零久,漫贏得,幽懷難寫。故人清污相逢,小窗閑共情話。
長恨離多會少,重訪問竹西⑤,珠淚盈把。雁磧⑥波平,漁汀人散,老去不堪游冶。無奈苕溪月,又照我,扁舟東下。甚日歸來,梅花零亂春夜。
【注釋】
①丙午: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
②苕:二水名。苕溪出自浙江天目山,流至吳興為溪。相傳莢岸多苕花,秋時飄散江上如飛雪。此苕,指吳興。
③茸帽:皮帽或絨帽。
④章臺走馬:謂冶游。
⑤竹西:揚州竹西亭。
⑥磧:沙石。
【評點】
張炎《詞源》:白石詞如疏影、暗香、揚州慢、一萼紅、琵琶仙、探春、八歸、淡黃柳等曲,不惟清空,又且騷雅,讀之使人神觀飛越。
先著、程洪《詞潔輯評》:求之字句,則字句未。求之音響,而音響已遠。感人之深,不能指言其處。只一“喚”字,上下俱動,諸葛鼠須筆,除卻右軍,人不能用。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白石久寓于沔上,行將東下,賦此志別。毛晉所刻本標題云:“過溪,別鄭次皋諸君”,“過”字語未明了。蓋由沔將作吳興之游,非經過苕
,觀詞中“清沔相逢”及“喚舟東下”句可證之。通首序事錄別,筆氣高爽,自是白石本色。
上一篇:趙長卿《探春令(早春)》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張炎《探春慢(己亥客闔閭)》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