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描寫《山東省·靈巖寺·普照寺》古詩詞賞析大全
靈巖寺及普照寺,是泰山兩大古剎。
靈巖寺,在泰山西北麓,建于唐代,是唐、宋以來佛教勝地,與天臺國清寺、江陵玉泉寺、南京棲霞寺合稱天下寺院“四絕”。這里群山環(huán)抱,風(fēng)景秀麗。清代王士禎曾稱贊這里說:“靈巖為泰山背面最幽絕處,游泰山不游靈巖不成其游。”據(jù)傳東晉苻秦時天竺名僧朗道生在此說法,“猛獸歸伏,亂石點頭”,故名。
普照寺,在泰山南麓,傳為六朝古剎,唐代擴(kuò)建,金代重建。這里三面環(huán)山,林木茂密。寺內(nèi)有六朝古松,為六朝遺植。清康熙初年有僧元玉來此寺住持,在此巖邊遍種菊花,命名菊圃。寺內(nèi)有菊林舊隱、摩松樓、一品大夫松、篩月亭等名勝古跡,亦為一游覽勝地。
路入山門景便幽,高風(fēng)不斷石林秋。
照人霜葉紅于染,拂袖嵐光翠欲流。
幾過野橋橫絕澗,遙從古剎見高樓。
北峰真與天相接,更擬攀蘿到上頭。
[詩名] 游靈巖寺 (其一)
[作者] 薛瑄,明代英宗正統(tǒng)二年(1437年)任山東提學(xué)。詩寫于當(dāng)年秋天。
[注釋] ●照人句:唐杜牧《山行》有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薛句從杜句化來,“霜葉紅”且“紅于染”,狀秋日楓林特有的景觀。●拂袖句:杜牧《陸州雨霽》有句:“水聲侵笑話,嵐翠撲衣裳。”薛句從此句脫胎而出,又翻新意。“嵐光翠”,而且“翠欲流”,摹出山間云氣彌漫飄浮的情態(tài)。“拂袖”意思是云氣仿佛牽住衣袖讓人欣賞自己青翠的真容。●北峰二句:形容北峰(即懸星巖)的高峻,詩人竟欲手抓藤蘿攀登到頂,以便縱覽眾山,其游興之濃躍然紙上。
澗壑縈回繞梵宮,諸天色相坐來同。
巖崖陰積千年雪,鈴鐸宵聞十里風(fēng)。
寺抱五云金界麗,塔銜孤月玉毫空。
石僧東嶺緣何事,似指蓮花問朗公。
[詩名] 靈巖寺
[作者] 許邦才,字殿卿,明代歷城(今山東濟(jì)南)人,嘉靖時舉鄉(xiāng)試第一,官德、周二府長史。工詩,有才名。與李攀龍為詩友,互相酬唱。
[注釋] ●梵宮:指靈巖寺。●諸天色相:佛教語:“三界二十八天,為諸天”(《金剛經(jīng)》),外物凡有形者為“色相”。此句意思是世間萬物八方來儀,傾心于這個佛教圣地。●寺抱句:“寺抱五云”是五色祥云抱寺的倒裝。金界麗,寺的建筑物有金頂,金頂之下有佛像的金身,在五色云霞掩映下格外壯麗。●塔銜句:寺中庭院里有白色的辟支塔,在夜月臨照下,塔頂好像插天玉毫(筆),與孤月相接。●石僧二句:靈巖寺旁金與谷東天門南側(cè)山上有一座數(shù)丈高的巨石,形如一位駝背老僧。詩句意思是:這位石僧為什么獨立于東嶺呢?大概他是指著佛座蓮臺向朗公問問題吧。朗公,即指東晉苻秦時魯?shù)胤鸾填I(lǐng)袖、天竺名僧朗道生。蓮花,佛座蓮臺,代指佛教教義。
剎藏深塢里,短竹護(hù)頹墻。
清磬渡流水,寒山空夕陽。
莓苔紛古色,花鳥悅晴光。
盡日僧無事,安禪坐晝長。
[詩名] 普照禪林
[作者] 孫岳褵,清人。
[注釋] ●剎:僧寺,指普照寺。●深塢:四面高中間低的地勢叫塢。●頹墻:破舊的墻。●清磬二句:言僧人誦經(jīng)時的擊磬聲傳過了寺外的流水;西斜的太陽空照在周圍的寒山上。●莓苔二句:言寺中的莓苔紛亂地侵蝕著古寺;這里的花和鳥,都喜悅晴天的光景。古色,指寺色古老,代指寺。●盡日二句:說這里的僧人盡日無事,只是在長長的白天里進(jìn)行坐禪活動。安禪,僧人靜坐,萬慮消失,身心安定。詩人極力在幽靜二字上渲染,全詩每句都蘊藏著幽靜的色彩。
我輩何多幸,名山作比鄰。
同游山下寺,俱是畫中人。
佛殿松篩月,云門石界塵。
如逢菊林隱,相與叩迷津。
[詩名] 偕友游普照寺
[作者] 沈桂清,字薌巖,清末宛平人。
[注釋] ●我輩二句:言我們這些人居處同泰山作比鄰,可謂一大幸運。●畫中人:言普照寺背山面溪,竹青松茂,風(fēng)景秀麗如畫,人在此地游賞,宛如畫中人。●松篩月:六朝松枝干蔥籠茂密,樹頂平鋪如蓋,月明之夜,月光透過枝葉,狀如篩月,篩月亭以此得名。●云門句:在普照寺南半里許,山徑旁有“云門”、“界塵”兩刻石,意為云之門、紅塵之界。●菊林隱:指清初儒僧元玉。元玉,字祖珍,號古公,康熙初年居泰山普照寺,學(xué)識淵博,亦僧亦儒,又好養(yǎng)菊,故號“菊林隱”。現(xiàn)普照寺北院有一廳堂,額曰“菊林舊隱”。●叩迷津:叩,詢問;迷津,迷失津渡,即找不到渡口的意思。言如果遇到元玉這樣的名僧,我一定向他請教,解決疑惑。這是祈望之詞。
六朝遺植尚幢幢,一品大夫應(yīng)屬公。
吐出虬龍思后土,招來鸞鳳訴蒼穹。
四山有石泉聲絕,萬里無云日照融。
化作甘霖均九域,千秋長愿頌東風(fēng)。
[詩名] 詠普照寺六朝松
[作者] 郭沫若
[注釋] ●六朝松:是一株金錢松,在普照寺后院,傳為六朝遺物。六朝即建都建康的六個朝代:三國吳、東晉、宋、齊、梁、陳。六朝前后共300余年,六朝松無確切的植樹年代,至今約為1500年左右。●幢幢(tong,童):枝葉茂密陰翳之狀。●一品句:三國時魏立九品制,一品為最高級。大夫,官名。“一品大夫松”是寺內(nèi)另一株松樹的號,在六朝松西,松下立一石,光緒二十二年何如璋在石上題“一品大夫”4字。詩人此句意思是六朝松高大茂密。一品大夫松細(xì)小低矮,如果封松樹為一品大夫的話,這個名號應(yīng)當(dāng)屬于六朝松。公,指六朝松。●虬龍句:言六朝松生長得這樣高大茂盛,當(dāng)思這是后土之力。虬龍:形容六朝松枝干盤曲如龍。后土,指土地。●鸞鳳句:言六朝松如此阿娜多姿,是可以告慰蒼天的。鸞鳳,指六朝松枝葉特殊,如鸞鳳飛舞,阿娜多姿。蒼穹,青天。●四山句:普照寺東西側(cè),過去均有泉水。古僧奚林曾有寫普照寺的詩:“門前幾曲流水,寺后千尋碧峰,鳥語溪聲斷續(xù),山光云影玲瓏。”這是多么美的風(fēng)光,可是現(xiàn)在泉已干涸,只有山石了。●化作二句:言祝愿東風(fēng)經(jīng)常吹布濃云,化作甘霖,灑遍九州,同時普照寺也會泉水潺湲,增加秀麗的景色。
上一篇:關(guān)于描寫《陜西省·潼關(guān)》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guān)于描寫《浙江省·靈隱寺》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