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 漲
五月十日雨如射,西山諸溪水皆下。大陸朝迷牛馬群①,疾雷夜破蛟龍?bào)立凇:闈ぺは︼L(fēng)急,白浪閃閃山水亞③。浮波噴沫來崔巍④,巨丘欲沒高岸頹。咫尺莫辨天宇闊,倉卒但憂坤軸摧⑤。固知一葦不可濟(jì)⑥,雖有萬弩何由回⑦。農(nóng)家夜起筑堤障,婦女走觀色沮喪。惡少迎人爭渡喧,父老攜幼登城望。門前只訝海勢翻,井中暗覺潮聲上。憶昨曾為萬里行⑧,洞庭滟滪何渺冥⑨。鯨吞鰲橫那可測⑩,盤渦駭浪誰能平?只今夢寐時(shí)作惡,聞此終夜令心驚。旋看雨霽勢亦止,沙嘴忽落千尺水。雜花濛濛夏壖靜,細(xì)草青青夕洲靡。行人褰裳掇菱荇,稚子垂竿取魴鯉。眼前喜愕俱已忘,就中消息誰為此?
①“大陸”句,用《莊子o秋水》“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涯之間,不辨牛馬”意。 ②罅,缺口。 ③亞,低垂貌,通“壓”。杜甫《戲題畫山水圖歌》:“山水盡亞洪濤風(fēng)。” ④崔巍,高聳貌。 ⑤倉卒,驟然之間。卒,通“猝”。坤軸,古人想象中的地軸。杜甫《南池》:“安知有蒼池,萬頃浸坤軸。” ⑥一葦,捆葦草當(dāng)筏,后用作小船的代稱。⑦“雖有”句,用五代時(shí)吳越王錢镠命水軍架強(qiáng)弩以射回海潮故事。⑧昨,這里是昔年的意思。 ⑨洞庭,湖南岳陽的洞庭湖。滟滪,重慶奉節(jié)的滟滪堆,長江三峽瞿塘峽中的險(xiǎn)灘。 ⑩鰲,傳說中的海中大龜。壖,河邊空地。靡,柔美。褰裳,提起下衣。褰,通“搴”。掇,撩起,拾取。荇,水草。魴鯉,泛指魚。消息,一消一息,互為更替,這里指雨下與雨止。《莊子·秋水》:“消息盈虛,終則有始。”息,繁殖。
【說明】 水是大自然之母的奇特分泌。她的性格,時(shí)而柔靜,時(shí)而狂暴,狂暴時(shí)就成為災(zāi)難。
全詩寫水的怒漲形象只有幾句,但“井中暗覺潮聲上”一句即可想見來勢之猛,難怪“婦女走觀色沮喪”了。作者曾身經(jīng)洞庭、滟滪,那里的盤渦駭浪,使他做過惡夢,故而余悸尚在。
幸虧水勢不久退去,人們由驚惶而欣幸,又在拾起水草,提起衣裳行進(jìn),兒童們也出來釣魚。這一消一息的運(yùn)行,反映了自然界的萬變與統(tǒng)一的規(guī)律。
上一篇:《經(jīng)行塞上(二首選一)》明代詩賞析
下一篇:《觀選淑女》明代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