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孫原湘·太湖舟中》原文賞析
只有天圍住,清光萬頃圓。四無云障礙,一氣水澄鮮。日映鷺皆雪,風吹帆欲仙。蓮花波上立,知是莫厘巔。
太湖在江蘇省境內,水抱山環,一碧萬頃,雄秀相濟,號稱“八百里太湖”,是歷代旅游勝地。
這是一種描寫太湖風光的作品,寫得清新明快,淡而有味,在歷代描寫太湖的詩中,雖非上乘之作,但也不失為佳品。
詩人筆下的太湖是美麗的。請看,在一個天高氣朗、風和日麗的好日子里,詩人駕舟湖面,但見,天似穹廬,籠罩著一碧萬頃的太湖。抬頭望去,藍天如洗,湖水浩瀚,波平似鏡,在陽光映照下,悠游江面或展翅碧空的白鷺,更顯出它的潔白可愛,此情此景,抒胸展懷,怎不叫詩人感到風順帆張,飄忽欲仙呢?
首聯 “只有天圍住,青光萬頃圓”,從大處落筆,寫天、寫水。如范仲淹 《岳陽樓記》中所寫:“上下天光,一碧萬頃。”“萬頃”,言其大,太湖其實不止萬頃,此取其整數。“圓”字狀其形。太湖是圓是方,詩人駕舟湖中,是不會識其真面目的。這種 “圓”,僅僅是從一望無邊的湖面和穹窿形的天空籠罩下所展示的一種主觀感受,而非寫實。
頷聯緊承首二句,仍從大處落筆。“四無云障礙”,寫天之藍,承首句; “一氣水澄鮮”,寫水之潔,承次句。正因晴空如洗,映照著萬頃波光,所以空氣才顯得更清新,更明潔,更令人心曠神怡。
頸聯“日映鷺皆雪,風吹帆欲仙”。這一聯從細部作具體描寫。上句寫鳥、寫日,下句寫人的活動和心態。藍天、碧水連成一氣,白鷺或翔于天,或游于水,在陽光照耀下,顯得更皎潔、更明艷。一個“雪”字,極寫鳥之白,并反映出日之麗,水天之藍。藍天、碧水、紅日、白鷺、銀帆,還有穿紅著綠的舟中游人,真是對比鮮明,好一幅扣人心弦的立體彩色畫卷。好風送游帆,人在畫圖中,這怎不叫人心暢情舒,大有飄飄欲仙之感呢?
最后一聯寫望中之景:“蓮花波上立,知是莫厘巔。”莫厘,人名,隋煬帝時大將。此借指東洞庭山。太湖湖中多山,成為一大特色。尤以這東洞庭山最為奇特,狀若蓮花,波涌浪簇,甚是圣潔可愛。大概詩人早有所聞,故一見其狀,親臨目睹,欣然有“知是”之語。望天望水,觀鷺觀帆,而今又親覽蓮花山勢山色,詩人欣喜之情達到頂點后,便戛然而止,意留言外。
這首詩情酣意暢,意在筆先,其筆勢有如在波峰浪巔疾駛的一葉輕舟,輕快急速,一發而不可收。詩人覽勝景,抒壯懷,把八百里太湖風光勾畫得令人神往,應該說,這首詩也正像太湖那樣,清新明潔,澄凈宜人。
上一篇:古詩《俞明震·大雪登烏稍嶺》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王鳴盛·夷陵遠望》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