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杜甫·登樓》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這首詩作于廣德二年,是作者從閬州重返成都,登成都城樓所作。其時詩人已客居四川達五年之久。安史之亂雖已平定,但吐蕃又來侵犯,曾經攻陷長安,又攻破四川北部的松、維、保等州,繼而又攻陷劍南、西山諸州。同時宦官專權,藩鎮割據,朝廷內外交困。這首詩就是作者的感時撫事之作。
原文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①。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②。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③。
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④。
注釋
①花近二句:上下倒裝,意為因萬方多難登樓見花而倍覺傷心。客,作者自指。萬方多難,安史之亂,藩鎮割據,吐蕃入侵,人民流離失所。 ②玉壘:山名,在灌縣西,通吐蕃要道。浮云:喻時局。變古今:不斷變化,令人難測。 ③北極:北極星,喻唐王朝雖屢遭劫難但很鞏固。西山寇盜:指吐蕃入侵。吐蕃在四川西部。 ④后主:劉禪,劉備子。投降晉后被迫北上,但蜀人還是在先主廟側立了后主祠,還能享受祭祀。暗喻代宗在吐蕃入侵出奔后還是回到了長安,未做亡國之君,但能否復興唐室實在令人擔心。梁甫吟:諸葛亮出仕前曾吟《梁甫吟》,這里借來說明自己濟時無路,報國無門,只能像諸葛亮出仕前一樣登樓吟詩抒發悲憤。
賞讀
首聯總寫,點明自己登樓時萬方多難的背景和自己憂愁痛苦的心情。登樓所見由春花構成的近景,使作者感到傷心,采用的是以樂景寫哀景的手法。頷聯取作者遠望之景,錦江兩岸一片春色,玉壘山上云起云落,吞吐變化,正像古今世事的風云變幻。這兩句從空間上,從時間上把自然與社會、歷史與現實融匯在一起,借助雄渾的風景,寄寓詩人對世事變幻無常的深沉感慨。頸聯是作者由所見引發的議論。表明詩人堅信大唐帝國像北極星一樣永恒,不會傾覆,警告吐蕃不要再前來進行無益的騷擾。詩人對國事雖憂慮如焚,卻又有堅定信念。尾聯借詠懷古跡,抒發自己的志向,感嘆像劉禪那樣昏庸的亡國之君,還有祠廟,享受祭禮祀,而詩人空懷報國安民之心,卻垂垂老矣,像日落西山一般,只能聊且歌詠一首梁甫吟罷了。寄托了詩人難言的身世之感,也流露出對后主的輕蔑之情,對唐代宗李豫進行諷喻。
這首詩格律嚴謹,工于煉字,借景抒情,傷時傷己。清人浦起龍評謂:“聲宏勢闊,自然杰作”,(《讀杜心解》卷四)。沈德潛更為推崇,在《唐詩別裁》卷十三中說:“氣象雄偉,籠蓋宇宙,此杜詩之最上者。”
上一篇:《唐詩·柳宗元·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漢魏六朝詩歌·謝靈運·登江中孤嶼》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