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竹馬子》
登孤壘荒涼,危亭曠望,靜臨煙渚。①對雌霓掛雨,雄風拂檻,微收煩暑。②漸覺一葉驚秋,殘蟬噪晚,素商時序。③覽景想前歡,指神京、非霧非煙深處。④ 向此成追感,新愁易積,故人難聚。憑高盡日凝佇,贏得消魂無語。⑤極目霽靄霏微, 暝鴉零亂,蕭索江城暮。⑥南樓畫角,又送殘陽去。⑦
【注釋】 ①壘:營壘。危亭:高亭。曠望:遠眺。煙渚:水中霧氣迷漫的不洲。唐·孟浩然《宿建德江》詩:“移捉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②雌霓:舊說虹雙出,色鮮艷者為雄,色暗淡者為雌,雄日虹,雌日霓。雄風:雄駿之風,戰國·宋玉《風賦》:“此大王之雄風也?!睙┦睿褐赶娜罩異灍?。唐·白居易《永崇里觀居》詩:“季夏中氣候,煩暑自此收?!?③一葉驚秋:由“一葉知秋”出。驚秋,驚覺秋臨。唐·杜牧《旱秋客舍》詩:“風吹一片葉,萬物已驚秋?!?素商:指秋季。按古代五行說,秋色尚白,并以商音配秋,故名秋為素商。見《禮記·月令》。④前歡:此指往日之歡樂。五代·馮延已《鵲踏枝》詞:“歷歷前歡無處說。” 神京:指帝都。此指北宋汴京(今河南開封)。非煙非霧:原意為“祥瑞的云彩”。此處意為迷迷茫茫。看不清貌。⑤凝佇:出神,發證。消魂:極廢悲傷貌。⑥需靄:雨后轉晴的云氣。霏微:霧氣彌漫貌。⑦南樓:古樓名。在湖北鄂城縣南。此處為泛指。畫角:古代軍中所吹之號角,外面繪有花繪圖案。
【譯文】 攀上孤寂荒涼的營壘,登上高聳的亭臺,我默默地倚欄遠眺,俯視著煙霧繚繞的江中小洲。一彎虹霓高懸天邊,似要將雨簾掛住,勁風吹拂著亭欄,殘暑的熱氣在這風雨中漸漸收斂。幾片泛黃的樹葉在風雨中飄落,傍晚蟬的鳴噪聲象是含有深深的憂怨。這飄零的樹葉、這嘶澀的蟬聲,方使我驚覺:蕭索的秋天來到了。縱覽這蕭瑟的秋景,不禁翹首眺望那煙霧迷茫的帝京方向,回想起當年在那里度過的依紅偎翠的歡樂生活。
面對此情此景,不由的感觸良深,羈旅異鄉的離愁別緒又憑添一層,知交故友不知要待何時才能歡聚。整日地登高憑欄遠眺,佇立凝望,贏得的不是尉藉,而是默默無語的黯然神傷。雨后初晴,煙靄彌漫蒸騰,日暮時分的殘陽,昏暗無光,烏鴉在蕭索的江城上空凌亂地盤旋著。忽然,城南角樓上號角吹響了,那輪暗紅色的殘陽在這嗚咽的角聲中,漸漸地沉了下去。
【集評】 臺灣·汪中:“起三句居高臨下,荒寒已極,用‘孤’‘?!ⅰ摹?、‘曠’、‘靜’諸字表之,節殘暑近秋,前歡神就,非霧非煙。一片徜徉之情。下片前歡追感相應,故人不在,憑高凝佇,與起三句相應?!V靄霏微’與‘煙渚’相合?!曾f零亂’,又承上‘殘蟬噪晚’收到‘殘陽’,結構章法完密?!?《宋詞三百首注析》)
【總案】 柳永敘寫羈旅行役的詞作,極善于利用慢詞的體制特點,來“鋪敘展衍”并利用這種形式從容地組織景語,從而產生情景交融的藝術效果?!吨耨R子》這首詞以自己登臨點為軸心,將所見之景一一納入眼底,并不斷地變換自己的視野角度,使得一幕幕場景交迭映呈。荒涼的孤壘,迷茫的煙渚,凄涼的風雨,黃葉凋落,殘蟬悲秋,暝鴉零亂,暮色蒼茫,蕭索江天,畫角悲嗚,殘陽西落……,這些景語,即使不言愁、不言悲,也悲愁自現。更何況作者將自己感情變化的過程,用這些景語串穿起來(或者說溶入這些景語之中),因孤寂而驚秋,而追想前吹,而感嘆消魂,情感的漸漸悲涼,再染之以漸漸蕭索的景致,情景的交融,把個羈旅天涯的游子的孤寂心境,淋漓盡致地表露出來了。
上一篇:史達祖《秋霽》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周邦彥《綺寮怨》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