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水調歌頭 呈漢陽使君》
大別我知友,②突兀起西州。③十年重見,依舊秀色照清眸。④常記鮚碕狂客,⑤邀我登樓雪霽,杖策擁羊裘。⑥山吐月千仞,殘夜水明樓。⑦ 黃粱夢,⑧未覺枕,幾經秋。與君邂逅,⑨相逐飛步碧山頭。舉酒一觴今古,⑩嘆息英雄骨冷,清淚不能收。鸚鵡更誰賦,遺恨滿芳洲。(11)
【注釋】 ①漢陽:今屬湖北武漢市。北宋初為漢陽軍,后廢。南宋初屬鄂州、江夏郡。使君:對州郡長官的尊稱。漢陽使君:作者友人,當時鄂州的長官,此以舊區劃稱之。②大別:即大別山,一名魯山,翼際山。在今武漢市漢陽東北漢江的西岸。③突兀:高聳的樣子。西州:西邊的州郡,此指漢陽,當時漢陽在京城臨安(今杭州市)之西,故稱。④清眸:清明瑩亮的眼珠。眸:瞳人。⑤鮚碕(jieqi結奇)狂客:唐代的賀知章晚年自號四明狂客。因四明(浙江寧波的別稱)南面有鮚碕山、鮚碕亭,故王以寧稱之為鮚碕狂客,此借指作者友人,即漢陽使君。狂客:狂放不羈的人。⑥杖策:拿著手杖。杖,作動詞,扶。策:指手杖。羊裘:羊皮襖。《后漢書·嚴光傳》載嚴光隱居不仕,“披羊裘釣澤中”。故后世用以指隱士的服飾。⑦“山吐”二句:化用杜甫《月》詩:“四更山吐月,殘夜水明樓。”仞:古代八尺為一仞。水明樓:月光照水,水光映射使樓臺明亮。⑧黃粱夢:唐沈既濟《枕中記》載:盧生在邯鄲客店中遇道者呂翁。盧生自嘆窮困,翁授之枕,使入夢,夢中盧生歷盡榮華富貴。夢醒,店主人炊黃粱尚未熟。⑨邂逅:不約而遇。⑩一觴今古:為悼古今英雄且干一杯。觴:酒具。(11)“鸚鵡”二句:《后漢書·禰衡傳》載,江夏太守黃祖的長子黃射大會賓客,有人獻鸚鵡,禰衡即席作《鸚鵡賦》,借物抒情,文采甚麗。禰衡后因恃才傲物被黃祖殺害。故詞說“更誰賦”。芳洲:此指武漢市西南長江中的鸚鵡洲,禰衡被害后葬于此。
【譯文】 大別山啊我知心的朋友,高聳兀立在西州。十年重見你,依舊是清麗秀美映雙眸。常記得你這狂放不羈的豪士,大雪初晴時邀我登樓賞景, 手持拐杖身披羊皮裘。千仞的峰巒吐出一輪皓月,茫茫的水光映亮了深夜的亭樓。
往事悠悠,人生好似一枕黃粱夢,一夢間已過了多少春秋。與君不期而遇猶不減當年豪興,咱倆快步如飛相追直上碧綠的山頭。舉杯對飲暢敘胸襟論今古,長嘆息古來英雄寂寞埋荒丘,一任痛惜之淚眼中流。禰衡被害有誰能續《鸚鵡賦》,才士的愁恨留滿芳草萋萋的鸚鵡洲。(湯俊峰譯)
【總案】 此詞寫與故人重逢,豪情洋溢,筆勢飛動。故人十年不見,依舊是那么英氣勃勃。當年踏雪登樓賞景的壯游情景,又鮮明地從記憶中躍上心頭。為了重溫青春時期的浪漫情趣,他又拉著友人“飛步碧山頭”。舉杯暢談,話題不是兒女之情,而是慨嘆“古今”“英雄”的悲劇命運。詞的意境高遠深沉,足以引人對人生、歷史的深層思考,也見出詞人胸襟氣質的豪邁不凡。題材相近的中唐韋應物《淮上遇洛陽李主簿》曾寫道:“窗里人將老,門前樹已秋”,其中流露出的是人生低沉的暮氣。此詞雖也有“黃粱夢”“幾經秋”的時間意識,但主體的豪氣壯心并未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消沉,仍充滿著進取的激情與生命的活力。“相逐飛步”不只是一種行動的紀實,更含有一種象征的意蘊,那就是在人生歷程上的不斷飛馳與拼搏。
上一篇:賀鑄《橫塘路》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朱敦儒《水調歌頭對月有感》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