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①
【注釋】 ①月中尋桂子:白居易《留題天竺、靈隱兩寺》詩有“宿因月桂落”句,自注云“天笠嘗有月中桂子落。”又《東城桂三首》其一自注云“舊說杭州天竺寺每歲秋中,有月桂子墮。”宋之問《靈隱寺》亦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之句。本詞中是中秋之夜到天竺山中賞月的意思。又見《南部新書》。郡亭:即杭州虛白亭。白居易《郡亭》詩有“況有虛白亭,坐見海門山。”
【譯文】 回憶漫游江南,最使人憶戀的是杭州。杭州景致最美的是中秋之夜到天竺山賞月,夜宿虛白亭在枕上觀錢塘潮頭。哦!不知何時還能重游?
(王洪譯)
【集評】 明·卓人月、徐士俊:“胸中有丘壑。”(《古今詞統》卷一)
清·張宗櫹:“《南部新書》:‘杭州靈隱山多桂樹,僧曰月中桂也。至今中秋夜,往往子墜。’又《脞說》云:‘張君房為錢塘令,宿月輪山,寺僧報曰桂子下塔,遽登榻望之,紛紛如煙霧,回旋成穗,散墜如牽牛子,黃白相間,咀之無味。’橚按香山《看潮》詩: ‘早潮才落晚潮來,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獨光陰朝復暮,杭州老去被潮催。’”(《詞林紀事》卷一)
日本·近藤元粹:“藹然之情可掬。”(日本青木嵩山堂《白樂天詩集》卷五)
【總案】 《憶江南》三首,第一首泛憶,寫春景。這一首承前一首末句“能不憶江南”,選擇杭州最有代表性的也是感受最深的景物,抓住其主要特征寫。一是再現“山寺月中尋桂子”神話般的畫面;一是實寫“郡亭枕上看潮頭”浙江潮的奇觀。“山寺”、“月”、“桂”是靜物,著一“尋”字,化靜為動,以動視靜,靜者亦動,使得詩中有人,景中有情,情與景合,意與境會,詩情畫意,引人入勝。“潮頭”高數丈,卷云擁雪,銀濤滾滾,是動態,“枕上看”形似靜態,而內心卻并不平靜。無論“尋桂子”、“看潮頭”,就詞人內心而言,既有對月中仙境的神往,又有對人生有限的喟嘆,分明蘊含著對宇宙無窮的企慕和人世滄桑的感慨。由于受民歌的影響,筆調明快,情感熾烈,把握精粹之處,幾筆涂抹,描繪出一幅有聲有色、令人回味無窮的圖畫。結句悠悠情思,無限留戀,感人肺腑!
上一篇:蘇幕遮《御街行》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李白《憶秦娥》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