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袁枚·荊卿里》原文賞析
水邊歌罷酒千行,生戴吾頭入虎狼。力盡自堪酬太子,魂歸何忍見田光?英雄祖餞當年淚,過客衣冠此日霜。匕首無靈公莫恨,亂山終古刺咸陽。
此詩是北上途中的作品。荊軻刺秦王的壯舉,曾經引起多少文士詩人的感慨。《戰國策》的內容為《史記·刺客列傳》所承用。陶淵明《詠荊軻》: “惜哉劍術疏,奇功竟不成!”后人樂于傳誦。“報恩不到頭,虛作輕生事。”劉叉的《潮荊卿》又立一格。寫這種題目,已經很難落筆了。袁枚從荊軻傳里的事出發,寫到今天: “水邊歌罷酒千行,生戴吾頭入虎狼。”兩句概括易水悲歌送別,寫荊軻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因為從當時情勢看,荊軻無論刺成與否決無生還之理,所以易水之歌自知“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明知不還卻義無反顧,所以為壯士。段秀實入郭晞亂軍中自言“吾戴吾頭來矣”,戴頭就用這個典故。這兩句寫荊軻出發時的英雄氣概,是揚。
“力盡自堪酬太子,魂歸何忍見田光?”兩句概括荊軻的失敗,有無限惋惜之情,好像辜負了田光的舉薦。以上四句寫當日情事,先揚后抑。
“英雄祖餞當年淚,過客衣冠此日霜。”一句寫當時,遙應“水邊歌罷”的祖餞場面;一句寫今天,衣冠上被霜沾白了,使人想象當時“白衣冠送之”的場面,今天的霜源于當年之白。
“匕首無靈公莫恨,亂山終古刺咸陽。”這兩句安慰荊軻,卻是前人所未道,特別是結句非常聰明,把當地的山形和荊軻事跡巧妙地聯系在一起,好像山川有靈,都像荊軻刺秦王一樣刺向咸陽。寫荊軻的失敗前人都是嘆惜劍術之疏,認為是千古恨事,袁枚卻從另一角度來安慰荊軻,因為“亂山終古刺咸陽”,足以彌補“匕首無靈”的失敗。這首詩概括古事簡練形象,把敘事抒情融為一體,一結尤其出人意表,在前期七律中是較好的作品。
上一篇:古詩《孫文·挽劉道一·英雄無命哭劉郎》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劉大櫆·西山》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