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惲格·曉起》原文賞析
連夜深山雨,春光應未多。曉看洲上草,綠到洞庭波。
此詩描寫春雨后太湖的景色。太湖有東西洞庭山,故湖亦稱洞庭。春光返回大地,往往伴隨春雨而來。這季節的雨,有滋潤萬物、染綠山川的神奇作用。全詩抓住雨前雨后景色的變化來寫,最有意趣。
詩人的“連夜雨”并非淫雨霏霏,日夜不休,而是幾夜都下了雨。正如杜甫所說: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春夜喜雨》)“深山”實指洞庭兩山。雨潤山川,必然促使草木的欣欣向榮。但有一個過程。最初幾乎看不出明顯的變化,這就是“春光應未多” 的原因。第二句表現出一種期盼的心情。這期盼的時間并不要多久,就在這幾天之間。一朝天晴,詩人出門,忽然發覺湖上景色一新: “曉看洲上草,綠到洞庭波!”
末二句不僅僅寫出了景物突變給人的新異感,還含意深長: 春雨后,湖畔草長,洲島轉綠; 湖面升高,水色轉綠。“曉看洲上草,綠到洞庭波”在寫出這兩種綠色的同時,還通過細致觀察和豐富的想象,在二者間搭成聯系,似乎洞庭湖水是由洲上芳草染綠的。著想之妙,在于它是事實,又不全是事實; 湖畔芳草倒映水中,誠然會使湖水更綠; 但偌大太湖,草色又能映染幾許!說“曉看湖上草,綠到洞庭波”,還寫出了視線的運動,和春色一片綠的總體感覺,至于哪是草的綠,哪是水的綠,他已陶然不辨了。這一個動詞化的“綠”字,與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字同妙。正是這些原因,使此詩成為佳作。
上一篇:古詩《戚繼光·曉征》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沈德潛·晚晴》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