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徐熥·旅次石頭岸》原文賞析
石頭城下水微茫,回首鄉關驛路長。瓜步煙波連斷靄,秦淮云樹隔斜陽。秋高落木見村舍,夜靜寒潮到女墻。客里愁心已如此,一聞南雁更凄涼。
此為旅途思鄉之作,最大的特色是寓情于景。詩人以蕭瑟的秋景來烘托客里愁心,運用得非常成功。
首聯交待詩人泊舟地點是石頭城下,就眼前所見江水微茫的景象,引發“回首鄉關驛路長”的感慨,作為籠罩全詩的主導情緒。詩人為閩縣(今福建省福州市)人,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況下,從石頭城(今江蘇省南京市)到閩縣,當然是“鄉關驛路長”了。
中間兩聯寫景,一聯遠眺,一聯近看。瓜步洲的煙波與霧靄連成一片,秦淮河兩岸的樹木高聳入云,把夕陽擋在視線之外。“煙波”、“云樹”向來是觸發游子思鄉的典型景物,當然要引起詩人滿腔客愁了。再看近處,秋高氣爽,樹葉脫落,枝椏疏朗,村舍明晰可見;夜深人靜,江濤帶著森森寒氣,拍打著城墻,使人想起了劉禹錫的名句“潮打空城寂寞回”,這些也是觸發鄉愁的典型景物。
尾聯更以凄厲的雁聲來襯托客里愁心,使人備感凄涼。詩便在這黯然神傷的一片慘澹景象中戛然收住,留下悠然不盡的韻味。
上一篇:古詩《吳嘉紀·新仆》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吳嘉紀·逋鹽錢逃至六灶河作(錄三)·日傍故園落》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