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施閏章·江月》原文賞析
十月晴江月,微風夜未寒。依人光不定,照影思無端。少壯隨波去,關河行路難。平生素心友,莫共此時看。
“江月”當指長江之月。此詩借寫江月之景,抒發作者感慨人生之意,正如謝榛所云“景乃詩之媒,情乃詩之胚,合而為詩”(《四溟詩話》)也。
詩人于農歷十月秋冬之交一個晴朗的月夜,泊舟于長江之上,但覺微風習習吹來,并未感到此時季節之寒意。詩首聯“十月晴江月,微風夜未寒”即交待了夜泊的季節、地點、天氣,亦點出“江月”之題意?!拔L”之所以“夜未寒”,是因為“晴江月”之故。如果遇上陰雨綿綿之夜,則江風當十分寒冷。正因為“微風夜未寒”,詩人才有可能走出船艙觀賞江月,首聯起得十分自然平淡。
頷聯就承首聯“晴江月”之意,具體描寫詩人之所見所感: “依人光不定,照影思無端?!边@兩句寫“江月”有一個明顯的特點: 即把“江月”與“人”聯系起來,構成二者一種既和諧又矛盾的關系。但兩句側重點不同: 前句重在寫月之“光”與“人”的和諧。“依人”,寫江月與詩人很親近,仿佛依傍在詩人身旁一樣,詩人以擬人化手法,把江月寫得有性靈; 而“光不定”,則形容月光因江水波動而閃爍不定的景象,這就捕捉住江中見月的特點。后一句重在寫月之“影”與 “人”之“思” 的矛盾,即引發出詩人的種種感嘆?!罢沼啊睂懺抡粘鲈娙说纳碛?,“思無端”,謂詩人看到“照影”而無緣無故地產生了愁思,所謂 “思無端”意在說明詩人之愁思產生得極其自然,口氣上顯得平淡。其實詩人是“思有端”的,因為詩人看到自己的身影而聯想到自身的人生歷程,于是久已郁積在心中的人生感慨乃宣泄出來。
那么詩人所 “思”是什么呢?頸聯由寫 “江月” 自然轉向寫其 “思”之所在: “少壯隨波去,關河行路難?!睆臅r間角度而言,詩人 “思” 自己少壯有為的年華已如流水一樣消逝,無法挽回。詩中流露的是光陰虛度、壯志未酬之感嘆。從空間角度而言,詩人“思”關河行路艱難。這又象征著人生坎坷、世路艱難之意,其中所含的人生慨嘆更為深厚。此聯雖屬于抒懷之句,但一“波” 一 “河”,又切合眼前長江之景,乃即景抒懷。詩人之情即 “詩之胎”,借眼前之景即“詩之媒”孕育成熟而形之于詩句。因此詩人之情抒發得十分自然,毫不造作。
詩人由于產生憂思,再返觀江月之景,已喪失賞心悅目之樂趣,因此才有尾聯“平生素心友,莫共此時看” 的感嘆; 此聯反過來也襯托了詩人此時憂思深沉?!八匦挠选敝感牡靥拱准儩嵉呐笥选N猜撌欠从锰諠摗兑凭印?“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之意。隱潛樂與“素心人”一起欣賞“晨夕”之景,是因為可以一起沉浸在超脫于污濁現實的自然美景之中,寄托其耿介高潔、自然無為的情操,詩人卻希望“平生素心友”不要在此時一起來欣賞江月,盡管此時 “千里共嬋娟” (蘇軾 《水調歌頭》)。這是因為詩人已無此興致。詩人不直接說自己無心再賞江月,而從 “素心友”的角度表現,就顯得含蓄委婉。
施閏章 “詩遠承其鄉梅堯臣之傳統而加以變化,風格高雅淡素” (錢仲聯《清詩三百詩》),此詩堪稱為“淡素”即“平淡”之作。梅堯臣云: “作詩無古今,唯造平淡難。”(《讀邵不疑學士詩卷》)“平淡”是一種頗高的藝術境界。此詩雖不能說已達“平淡”之極致,但亦具有“平淡”風格之長處; 此詩中雖是抒發對人生之感慨憂慮,但表現得比較平和,并無慷慨激昂、劍拔弩張之概,重在“氣斂神藏”,具有陰柔之美。另外,全詩語言樸素無華,“理明句順”(上引見黃于云《野鴻詩的》論“平淡”語);既無僻典,亦不雕飾,淺中見深,耐人咀嚼。
上一篇:古詩《王士禛·江上看晚霞》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袁宏道·江行俳體》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