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方回·舟行青溪道中人歙》原文賞析
蕨拳欲動苕抽芽,節(jié)近清明路近家。五日緩行三百里,夾溪隨處有桃花。
青溪,位于安徽宣城縣南,是江南名勝。歙州,是方回的家鄉(xiāng),與青溪相鄰。此詩正是詩人乘舟還鄉(xiāng)途經(jīng)青溪時所作。
“蕨拳欲動苕抽芽”,首句描寫初春百草萌發(fā)的美景。蕨,菜名,嫩葉可食,初生時形狀像小兒拳,故又名蕨拳。李白有“初拳幾只蕨” (《憶秋浦桃花舊游,時竄夜郎》),黃庭堅有“蕨芽已作小兒拳” (《觀化十五首》之十一)之句,皆為方回所本。此句之妙在 “欲動”二字,“蕨拳”本身就是一種擬人的寫法,而“欲動”則借以進一步擬人化,將蕨芽欲發(fā)未發(fā),含苞待放的形狀描繪出來,使蕨芽充滿了生命的活力。同時作者還巧妙地進行了顏色上的對比。蕨芽和苕芽的莖都是紫色。這種嫩紫色的春草投映在碧綠的溪水中,給人一種清新而鮮艷的美感。
“節(jié)近清明路近家。”承接前句之春景,點明還鄉(xiāng)的季節(jié)。清明,是一個令人懷歸的節(jié)日,多少游子在此時都要唱出憂傷的思鄉(xiāng)曲。而詩人此時正好踏上了歸途,在美麗的清溪道中悠然行舟?!奥方摇比郑嘎读嗽娙藬[脫羈旅之苦,即將回到家園時的欣慰和輕松之情,轉(zhuǎn)啟三、四句之意。
“五日緩行三百里,夾溪隨處有桃花?!边@兩句用倒裝的句法,意思是說,因為沿途桃花夾岸,風(fēng)景優(yōu)美,所以才蕩舟緩行,細細觀賞。“緩行”二字,不僅體現(xiàn)了詩人沉醉于青溪美景的閑逸之態(tài),而且還蘊含了詩人在“路近家”時坦然舒暢的情懷。末句之“夾岸桃花”,并不是單純寫景,詩中暗用了陶淵明《桃花源記》之典。武陵漁人沿著桃花夾岸的溪水,發(fā)現(xiàn)了世外仙境桃花源。此時的詩人在青溪美景中,伴著夾岸的桃花悠然蕩舟,那桃花的盡頭不就是他那仙境般的家鄉(xiāng)嗎?“桃花”一景,飽含著詩人對故鄉(xiāng)的贊美和向往,富有熾烈的親切感。
上一篇:古詩《黃景仁·舟夜寒甚排悶為此》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孫文·挽劉道一·英雄無命哭劉郎》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