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孫文·挽劉道一·英雄無命哭劉郎》原文賞析
英雄無命哭劉郎,慘澹中原俠骨香。我未吞胡恢漢業,君先懸首看吳荒。啾啾赤子天何意,獵獵黃旗日有光。眼底人才思國士,萬方多難主蒼茫。
在以上背景材料的幫助下,便可以深入領會孫中山先生的這首挽詩。“半壁東南三楚雄”,“三楚”即戰國時的楚國,秦漢時分為東楚、西楚、南楚,此指位于三楚故地的湖南。在革命浪潮洶涌澎湃的二十世紀初年,湖南革命形勢最好。所以孫中山先生以縱觀全局的氣概,形象地說它為東南半壁江山之冠。“劉郎死去霸圖空”,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為目標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比之歷史上任何帝王的霸圖更恢宏偉大得多。孫中山先生代表的革命力量對湖南在革命斗爭中應起的作用抱有很大的期望,而劉道一又是一位很重要的領導人。可是“劉郎”之死竟使革命偉業落空了。這里使用的夸張修辭格并不給人以任何夸大之感,只是讓人們對孫先生的無限珍惜哀婉之情產生了深刻而真切的印象。三、四兩句繼續強化對烈士的追懷,并對他的滿腔革命激情,高度革命覺悟再次給予崇高評價:“尚余遺業艱難甚,誰與斯人慷慨同!”痛惜之情溢于言表。五、六兩句用一聯工穩的對仗,勾勒出戰馬在秋風中悲鳴,哀鴻在神州落日下啼泣的景象。低回沉郁,像色調蒼茫的油畫,像音調厚重的大提琴曲。其中“戰馬”可以同時隱喻誓將悲痛化力量,更加勇敢去戰斗的志士,“哀鴻”在古典詩詞中更是常常用來象征流離失所的百姓。對這兩句乃至全詩,我們只要正確地體會,把握了它的歷史感、內容和情感基調,便應該而且能夠對原詩進行適當的再創造,領會出無盡的但又是符合作品宗旨的含意。最后二句:“幾時痛飲黃龍酒,橫攬江流一奠公。”這里不僅用典故喻反清斗爭的勝利,也是與上文所舉的劉道一《驅滿酋必先殺漢奸論》中所云“抵黃龍其何日”相呼應,表示了完成烈士遺志、革命到底的決心。勝利一定會到來,那時將橫攬大江,截住洶涌的激流當作酒漿,祭奠烈士英魂。
這首詩沉痛卻不失豪邁,典雅但不顯陳腐。孫中山先生以舊詩體裁和相當考究的傳統詩詞習語、典故,來表達近代資產階級革命家的情愫襟懷,使我們對劉道一有了一種永恒的紀念,也使我們對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精神世界又多了一層了解。這是我們的幸事,也是可使劉道一烈士含笑九泉的。
上一篇:古詩《方回·舟行青溪道中人歙》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袁枚·荊卿里》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