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青草湖
洞庭春溜滿,平湖錦帆張。
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
穴去茅山近,江連巫峽長。
帶天澄回碧,映日動浮光。
行舟逗遠樹,度鳥息危檣。
滔滔不可測,一葦詎能航?
這是一首描述、刻畫風景的詩。青草湖在湖南省岳陽縣西南,接湘陰縣界。清《一統志》謂“青草湖亦名巴丘湖,為湘水所匯,洞庭之南涘也。《荊州記》: ‘湖南有青草山因名。’ 《岳陽風土記》:‘青草湖春冬小涸,皆青草也。 ’《方輿紀要》引祝穆曰: ‘青草湖北連洞庭,南接瀟湘,東納汨羅,自昔與洞庭并稱。’”
這首詩筆力雄渾,想象豐富,引典以繪景,發揮了作者“博涉史傳”的特長。詩從洞庭湖春水浩渺、平湖行舟入題,聯想到湖水從沅、湘兩江而來,引出“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之句:沅水流經桃源縣,桃源縣有陶淵明《桃花源詩》所描述的桃花源,所以沅江水帶著桃花的顏色注入洞庭湖; 《楚辭》中《湘君》和《湘夫人》篇中皆有杜若之香為比擬,因而湘江水是帶著杜若香氣流進洞庭湖的:表現了詩人甚為浪漫的想象力。接著,詩人又想象這洞庭湖之南涘青草湖是同江蘇之茅山、長江之巫峽相連,茅山有茅氏兄弟得道成仙的華陽洞,巫峽更有巫山神女的傳說,詩人便以雄渾之氣魄寫出了“穴去茅山近,江連巫峽長”兩句,同時鋪墊了下二句所述:“帶天澄回碧,映日動浮光”的神奇景象。最后四句是寫湖面之廣闊: “行舟逗遠樹”,是說本來飛速航行的船,遠遠看去,卻象靜止在樹邊, “逗”即是“止”; “度鳥息危檣”,其意是,想飛越洞庭湖的鳥,也只能落在帆檣上歇息片刻后再飛,否則是飛不過此湖的;那滔滔湖水寬廣不可測,“一葦詎能航?”即形容其廣闊得一般小舟是不可能渡越此湖的。
陰鏗與梁人何遜并稱為“陰何”,都善寫新體詩。特別是陰鏗的新體詩,已接近唐人律詩,在斟酌音韻詞句上用過苦功。所以后來杜甫在《解悶》一詩中自述作詩甘苦時又有“頗學陰何苦用心”之句。在這首詩里的前十句,已不難看出后來唐人律詩所要求的“對仗”,由字音的平仄聲和字義的虛實所構成的對偶語句連連出現。
上一篇:淵冰厚三尺|原文|翻譯|賞析|鑒賞
下一篇:煬帝時挽舟者歌|原文|翻譯|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