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民歌·靜女》原文與賞析
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這是一首出自男子之口,吟詠男女幽會,贈送信物,以表達甜蜜愛情的情詩。
詩分三章,以詠其事,抒其情。
首章寫男女幽會。“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意謂文靜美麗的姑娘,在城角下等候我。這兩句既寫出了幽會地點——在一個僻靜之處的城角下;又寫出了幽會的一方——女子的性情美和容貌美。從男子對女子的一片贊揚聲中,流露出對女子的無限傾慕之情,赴會的歡欣、幸福之感沉浸其中。可是當男子興沖沖地到了約會地后,卻有點失望,見不到那女子。“愛而不見,搔首踟躕。”這兩句意謂:女子故意躲藏起來,見不到她,急得我撓頭來回去找。一個 “愛”字,寫出了那位女子不獨文靜,而且是一個天真活潑,風趣調皮的姑娘。而男子見不到她,用 “搔首踟躕”兩種動作加以描述,把一個抓耳撓腮,手足無措的神態窮形盡相地描繪出來。透過外部表現,不難想見其熱戀中的青年心境。
二章寫二人相會的情景。“靜女其孌,貽我彤管。”二人相見后,女子以物相贈,表示深情。女子在隱蔽的處所,看到前來赴約的情人,急得那般模樣,于是便露了面,并且拿一支小草贈送給他,去試探試探情人的反映。而男子又是怎么一個反映呢?“彤管有煒,說懌女美。”這是說當男子接贈物到手后,深有感觸地說:這小草光彩鮮艷,實在是太好了,使人高興極了。表面上贊美小草,實則又是贊美贈草的情人,頗有情趣地表達了深情。
三章寫對贈物的贊嘆。“自牧歸荑,洵美且異。”這是說:她從郊外帶回的荑草贈送給我,實在美麗而且出奇。情人贈送的荑草,本來是微不足道之物,他卻看得那么美麗、那么神圣,再次說明對女子的深愛,比 “彤管有煒”更深了一層,進了一步。“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匪,同非,不是。是說并不是荑草美,而是因為美人送的,所以才覺得美。愛屋及烏的那種感情深切動人。
全詩通過男女依約相會和饋贈信物等情節的描寫,把相會時那種天真、活潑、生動、逼真的景象栩栩如生地展現出來,從而表達了純真的愛慕之情。
用筆簡括,意在言外,是該詩又一特點。諸如寫女子 “愛而不見”,寫出了女子的天真調皮。“搔首踟躇”,表現出男子的癡情。“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不僅顯示出女子之美,也帶出男子之愛。簡括生動,耐人尋味。
上一篇:《宋代民歌·雨中花·長相思》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清代民歌·題《天涯覓食圖》》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