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戲曲名著鑒賞辭典·雜劇編·舒位·卓女當(dāng)壚(全一折)
卓文君是臨邛首富卓王孫之女,年輕新寡,孀居娘家。司馬相如聞文君貌美,善鼓琴,與至交臨邛縣令王吉應(yīng)邀來飲卓氏酒,相如酒酣鼓琴挑動,文君喜遇知音,雙雙相約私奔。卓王孫重富欺貧,怒女所為有辱家門,不肯分與財產(chǎn)。相如家徒四壁,生計困難,夫妻從成都返回臨邛,開設(shè)酒店,相如滌器,文君當(dāng)壚,一縣哄傳。卓王孫聞而恥之,體面大傷,氣得半死。臨邛縣令王吉雖與卓王孫交往至深,但惱怒他的為富不仁,下令將他逮捕。卓王孫懾于官威,迫于輿論壓力,不得不低頭認(rèn)錯,將家產(chǎn)的一半分給文君。“文君乃與相如歸成都,買田宅,為富人”。
(場上先設(shè)壚、幌、酒器,旦艷裝持扇上)
【黃鐘醉花陰】一曲琴聲夜如水,為情人芳心欲醉。只落得拋繡閣,掩香閨,悄雙雙暗去明來,才釀就這恩愛。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嫁得有情郎,翻作無家客。奴家卓文君,本圖聚族而居,不料望門而寡。飛龍藥店,惆悵無端; 走馬蘭臺,娉婷不嫁。前因吾翁要請縣令到家飲酒,得窺司馬長卿,誰知綠綺一彈,早把紅絲雙系。可怪我家欺貧重富,奴家只得違禮私奔。長卿所有家財,早則為郎用盡,成都四壁,生事蕭然。為此兩人來到臨邛,開設(shè)酒肆,男親滌器,女自當(dāng)壚,要我家兄弟聞知,自然有個道理。猛可的絕艷與驚才,且向那蠢不刺把風(fēng)情賣。
【畫眉序】 (生禿衿短裈持滌器布上) 詞賦賤如灰, 有句難償酒家債。我羞穿犢鼻,(指旦介) 他恨鎖蛾眉。卑人司馬相如,賣賦不成,去而賣酒。為鳳鸞交,作牛馬走。(插幌介) 把青旗一角挑開,(拂壚介) 仗翠袖十分遮蓋。想我當(dāng)日呵,貲郎身價嫌銅臭,到今日誥封裙帶。
(相見介) (生) 嗟乎文君,時耶命耶! (旦) 嗟乎長卿,貧耶病耶! (生) 文君,計策雖佳,只是委曲了你。(旦) 長卿,說甚話來。
【喜遷鶯】覷著恁文章無對,覷著恁文章無對,猶兀自賣盡癡呆,該也波該,何況咱殘膏剩黛。(生) 我方淪落不偶,尚可游戲為之。卿家生長富豪,怎禁這般凌賤。(旦) 咄! 說甚么銅山金穴開,抵相思一寸灰,臨了時燒不著紙錢半陌。閑話少說,我便扇起壚來。你去洗好器皿,怕有客來,曰飲無何。(生) 我是妝龍象龍,妝虎像虎。(旦) 俺就嫁雞遂雞,嫁犬遂犬。我則待艷處當(dāng)招牌,總須要善走勸行杯。
(副凈扮程鄭,丑扮門客,各騎馬,雜家僮上)
【不是路】 (副) 萬貫家財,沒奈銀錢一大堆。(丑) 小子呵,怎敢在錢眼里偷窺。(雜) 小人呵,只好向銀皮邊細挨。(副) 我乃臨邛縣第二名富人是也。產(chǎn)富者地方,致富者天命。琴棋書畫,結(jié)下深仇;飲食男女,出于至性。任憑你學(xué)士筆精,便饒他將軍弓勁,但說到蜀郡的最豪,更有那漢家的極盛,(冷笑介) 止不過前有鄧通,后有程鄭。(丑) 謹(jǐn)案鄧通出身微賤,并且餓死,不名一錢,么當(dāng)尊重,不要比他。(副) 我無非一事牽連,你不用十分考訂,且共作半日閑游,不負卻四時佳興。(舉鞭行指介) 景奇哉,水邊楊柳垂金線,山際芙蓉映綠苔。(丑) 如此良辰美景,不可無酒澆之。(副) 家僮,此是何處? (雜應(yīng)介) 前面已是陽昌里中,那柳陰之下,排著個青布幌子,乃是酒家。里面壚邊,還坐著個標(biāo)致女子哩。(副凈望介) 妙嚇! 青簾外,佳人錦瑟春無賴。且圖暫醉,(合) 且圖暫醉。
(副凈、丑作下馬入店,雜接鞭暫下) (副) 酒家! (生應(yīng)介) 二位請坐,待我里面取好酒來奉敬。(虛下) (副凈、丑對坐,副向丑耳語介) 這當(dāng)壚女子,十分美貌。(丑)如此何不喚來侑飲。(副) 未知肯否? 我是有身家的,怕人訛詐,你試探問一回。(丑) 動問小娘子,幾時在此開設(shè)酒家,怎么向來不曾見過? (旦) 客人聽者:
【出隊子】須不是屠沽一派,只買些玉壺春把村店開。(丑) 男子何人? (旦) 俏郎君,鴛鴦眷屬鳳凰媒。(丑) 原來就是尊夫,一向作何生理? 為甚忽然賣起酒來? (旦) 俺夫君讀書擊劍,遭遇非時,既倦宦游,且雜庸保,因此上,把劍氣書香和酒材。(丑) 方今天子好賢,郎君多藝,何不東向長安,也圖得一官半職? (旦) 他消渴才,卻只怕不賜金莖露一杯。(暫下)
(生持酒上,置副凈、丑前,即下) (丑向副語介) 聽這女子口音,也是本縣,那酒保就是他丈夫,看來不便喚他陪酒。(副)我早懂得,倒是那男子十分面善,好象在恁地見來。(想介)嚇,是了! 那年卓王孫請縣令飲酒,邀我作陪。令有貴客司馬相如后至,即席鼓琴,卓女聞聲相慕,連夜奔去成都。王孫怒女不才,未分財產(chǎn)。想他夫婦窮苦無聊,來此游戲。那男子便是司馬相如,這女子必是卓文君。(丑) 難為你好記性,真乃一遍之資了。只是相如車騎甚都,何以一寒至此。(副) 那是借于縣令,因此哄動王孫。只是我與王孫財主齊名,物傷其類。他女兒作此行徑,恥笑必多,不免告訴與他,好作個區(qū)處。(起介) 俺這里兔死狐悲。(丑) 他那里夫唱婦隨。(雜上,遞鞭與副凈、丑,作上馬行介) (雜) 酒錢留下,且請收好。(內(nèi)應(yīng)介) (同下)(老旦扮楊狗監(jiān),雜隨上)
【滴溜子】 (老) 好一片青春,太平世界,看環(huán)城繞郭,山光水態(tài),賞人鶯花明媚。咱家楊得意,蜀郡人也。豢養(yǎng)上林,最叨恩寵。蒙賜休沐,暫假還鄉(xiāng)。同邑司馬相如,素來相識,昨在成都訪問,知其已赴臨邛。今日路出縣門,正好打聽他消息。我供奉有時還,他飄零竟何在。嚇,從者! (雜應(yīng)介) (老) 你去訪著司馬官人住居,即來通報。說下里巴人,前來奉拜。
(雜) 請問公公,要拜這司馬官人,有何用處? (老) 你卻不知,當(dāng)今萬歲爺,雅好詞賦,長卿此體最工,我要取他幾篇舊作,攜轉(zhuǎn)長安,進呈御覽。必將董仲舒、公孫弘輩,空策陳言一齊壓倒。那時萬歲重用長卿,自然不忘薦主。他拜我為老師,我受他做弟子。怎見得蠶室狗監(jiān),不強似麟閣龍門也。(笑下)(雜) 原來如此,也算宏獎風(fēng)流。只是偌大臨邛,叫我從何問起? (行介) 那邊有座酒店,待我前去問來。(旦暗上,坐壚畔介) (雜) 敢問小娘子,這里有個成都司馬相如,寓館何處?(旦) 問他則甚? (雜) 有人仰慕才名,特來求訪。
【刮地風(fēng)】 (旦) 噯呀! 恁道司馬相如絕世才,那知他,到今朝流落天涯。(雜) 天涯去此幾里? (旦) 他也曾侍君王,執(zhí)戟在郎官隊。(雜) 不錯,他做過武騎常侍。后來呢? (旦) 幾年間病渴傷懷,到大梁國名亞鄒枚。(雜) 這是舊游,不消細說,只問娘子是他何人?他今又在何處? (旦) 都只咱三生石系住精魂,可憐他萬卷書化了糟粕。眼看著鹔鹴裘、綠綺琴,一時都賣,向臨邛,春旗一色開,再休提到成都衣錦榮歸。
(雜) 說了半日,到底茫然,身不讀書,莫作才語相向。(旦)郎出,郎出,有人相訪者。(雜) 原來就在此處。(生上)
【滴滴金】 是何人訪問衡門在,君子之交淡似水。(雜) 我看你衣衫藍縷形容穢,怎曉舊郎官,文苑客。(生) 只我就是司馬相如。(雜拜介) 這等多多有罪了,須見恕言詞狂悖。(生) 請起,不妨。何人枉問? (雜) 有上苑楊公公,與官人同里舊交,現(xiàn)今告假還鄉(xiāng),經(jīng)過此地,要取官人詞賦數(shù)篇,還奏天子哩。這的是好機緣將富貴。(生) 原來楊監(jiān)有此一番美意。但我混跡市廛,難以相見。兼之流離飄蕩,著述散亡,只有《子虛賦》一篇,系昔游梁時所作,謹(jǐn)托使手轉(zhuǎn)呈謁者。然此乃諸侯之事,示極天子之觀。(作取賦奉付雜介)(雜接翻看介) 高文滿牘,奇字連篇。莫說楊監(jiān)不能句讀,就是當(dāng)朝將相,多半牧羊牧豬的出身,何曾識一丁字? 官人此賦,好煞也是枉然。不如將摘本中,胡亂湊些陳腐諂媚的詞頭兒,另擬幾篇送去。不但雅欲共賞,將來官人親策殿廷,還可夾帶條答。(生) 不妨。當(dāng)今天子博極群書,求賢若渴,楊監(jiān)果將此賦奏進,必動主知。那些腐儒蠢才,要他賞識則甚。相煩為我致意楊君,他日請念,把萬斛春愁,付與蝶使蜂媒。(雜下)
(旦) 這楊監(jiān)之意,卻也可感。(生) 怎見得?
【四門子】 (旦) 恁揣摩成高文典冊當(dāng)時派,拖欠下高車駟馬前生債。到今日也會憐才。(生) 只恐所舉非人,進身可恥。(旦) 禁聲! 強似恁入貲納粟將官拜,紙糊涂,紗帽胎。(生) 當(dāng)年景廟不好詞賦,卑人因此游梁。今日一卷子虛,怕作九重口實。(旦) 那是彼一時,這是今千載。抵多少賢良方正,孝弟力田來。訪遺書,舉茂才,況今高爵,尚且蔽賢; 難得刑余,反知求士。他奏御回,早羞煞了同時朝貴。
(生) 這等說來,卑人有一知音,便是娘子; 得一知已,就算楊君。(旦) 我賦手十年逢狗監(jiān)。(生) 我琴心一夜悅蛾眉。(內(nèi)吆喝鳴鑼介) (生) 遠遠聽得縣令來了,你我里面暫避。(旦) 與君相識,但見何妨。(生) 車笠之間,相形見拙。(生旦作避下)
【鮑老催】 (外扮臨邛令,眾執(zhí)事人等引上) 鳴騶去來,堂堂百里父老臺。眼看千秋雪,身為七品官,漢家自有制,蜀道不曾難。下官王吉是也,作令臨邛,也稱富庶,所愧無以教之耳。頃因上林楊監(jiān),路出縣疆,他是天子近臣,自應(yīng)以時迎送,左右! (眾應(yīng)介) (外) 取我名刺,到楊公行館,看他起程也未? 說要來相送。我且在此少待片時。(作出輿坐介) (門子持刺先下,余眾暫下) (旦先暗上,坐背酒壚,回頭見外,即仍作避下) (外) 這又奇了,小小酒家,天生質(zhì)麗。誰將好花枝,一縣栽。為何入醉鄉(xiāng),釀春色,投香水。莫是我弦歌化出江皋佩,循良報入瑤池最。(門子持刺上) 啟爺,楊公公正在起程,小人投刺道地,說將原刺謝承,多多拜上。(外) 曉得了。我且問你,那邊柳陰下,酒肆中,有個當(dāng)壚女子,你可認(rèn)識? (門) 是富人卓王孫的女兒,名喚文君。(外驚介) 文君已嫁長卿,為何在此? (門) 這店就是司馬官人新開的。(外) 長卿與我至交,為何妄自菲薄。(門) 啟爺,那卓王孫是個蠢才,他見司馬官人家貧,不肯分與財產(chǎn),因此官人夫婦,來到此間,自食其力。(外) 這長卿是博物君子,那文君乃絕世佳人,何物守財虜,敢于白眼相看! (作怒介) 皂隸那里? (眾應(yīng)上) (外) 與我把卓王孫這土豪老狗,立刻拿到縣堂,從重究治者! (眾應(yīng)介) (外) 一面打道回衙,等我處分定當(dāng),再請長卿相見便了。先除去豪強害,(合) 重灑遍窮交淚。(外作升輿,眾引隨下)
(生、旦同上) (旦) 方才縣令之言可曾細聽?(生) 王君至交,定相料理,恐怕造門,究竟外觀不雅。須將酒肆?xí)菏眨酶孪嘁姟?旦) 當(dāng)初你到我家,本從縣令飲酒,如今淪落不偶,原該賣酒為生。酒始酒終,豈非一段佳話。
【水仙子】 記,記,記,記筵夜開; 聽,聽,聽,聽恁個琴絲心自揣; 向,向,向,向隔窗兒悄悄懷人; 便,便,便,便做了翩翩歸妹。泥,泥,泥,泥俺個沽酒拔金釵; 好,好,好,好移做酒泉封拜; 恨,恨,恨,恨他們不重姻緣只重財; 把,把,把,把佳人才子當(dāng)村醪賣。今日如此行徑,正好羞辱他們。(生) 畢竟收拾的好。(旦) 也罷。且,且,且,且與俺除曲稅,毀糟臺。(下) (生收幌子作掩門下) (凈扮卓王孫上) 氣死我也!
【雙聲子】 真奇怪,難翻悔,這場丑事把家門敗。剛才程鄭兄來說,那犬子賢倩同這新寡千金,來到此間開張酒店,男親滌器,女自當(dāng)壚。一縣哄傳,豈非話靶。我卓王孫聞知此信,猶如天打一般。如今只得親去尋著他們,分與財產(chǎn),叫他回去。好似我,好似我,犯下了彌天罪。(末扮皂役暗上,取鎖鎖凈介) 在這里了。且教你帶上這朝天佩。(凈) 你是何人,敢來辱我。(末) 奉縣訪拿,快跟我走。(凈) 為著何事? (末) 案情重大,未便告知。(凈驚介) 這是什么流年,遭此奇禍。(向末介) 長哥,此非說話所在,須找個僻凈地方,一罄衷曲。我有薄儀奉送如何? (末) 這么前面就是你家司馬姑爺?shù)膶氫仯h官正為此事著惱。何不到彼處商量,或可消釋。(凈) 我也為此而來。(末) 如此快走。(凈) 請暫開鎖。(末) 且看薄儀份上。(作行到介) (末) 呀,關(guān)了店門了。(凈) 想是生意不佳。(末敲門問介) (生衣巾上; 開門介) (末指凈介) 官人認(rèn)得這人么? (生) 依稀。(凈轉(zhuǎn)介) 慚愧。(末) 請商量。(生) 承挈帶。(末) 縣令有言。(生) 丈人無賴。(凈) 如今學(xué)楚囚。(生) 當(dāng)日非秦贅。(凈向末) 愿將家業(yè)平分。(末向生) 可肯生涯略改。(生向凈) 三生有幸可依從。(末向凈) 一言既出休翻悔。(凈) 為我即日拜覆本官。(末) 問你幾時再添令愛。(各大笑介) (合) 不枉了,國風(fēng)好色,大學(xué)生財。(凈、末辭生下)
(生) 文君快來! (旦上) 長卿如今心滿意足,便好向成都去也。
【隨煞】 領(lǐng)取僮客大車載,念家山杜宇聲催。(指介) 酒壚呵! 這便是俺卓文君的精衛(wèi)海。
犢鼻: 形如犢鼻的圍裙。鄧通: 漢代人,原地位微賤,后得寵于文帝,官至上大夫。帝賜銅山而鑄錢,極富一時。景帝立,沒收其錢,餓餒而卒。金莖露: 漢武帝鑄金銅仙人承露盤,以承露水。楊狗監(jiān): 即楊得意,蜀人,太監(jiān),掌管皇帝獵犬。董仲舒: 西漢今文經(jīng)學(xué)大師。鄒枚: 漢代文學(xué)家鄒陽和枚乘。名刺:名帖、名片。江皋佩:《列女傳》載,江妃二女,游于江濱,逢鄭交甫,遂解佩授之。歸妹: 封名。據(jù)卦意為嫁妹。賢倩: 對他人女婿的稱呼。
《卓女當(dāng)壚》以卓文君與司馬相如因生計所迫而臨邛賣酒的情節(jié)為開端,巧設(shè)關(guān)目,前后勾聯(lián),使劇情步步深入,結(jié)局順理成章,創(chuàng)造出一本一折獨幕雜劇特有的結(jié)構(gòu)美。帷幕拉開,卓文君艷裝持扇當(dāng)壚而坐,一曲 〔黃鐘醉花陰〕,追述了自己與司馬相如的戀愛經(jīng)過,綢繆纏綿,意篤情深。卓文君寡居以后,雖有蘭臺佳士飛龍走馬,她卻娉婷不嫁。而對司馬相如竟是慕才生情,相見恨晚。一個善琴,一個好音,“綠綺一彈”,琴聲如水,“紅絲雙系”,芳心欲醉,二人知心同道,傾心相愛。那愛情,“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潔白如玉,純摯無瑕。卓王孫“怒女不材,不分一錢”,卓文君只得“拋繡閣,掩香閨”,與相如馳歸成都,過著四壁徒立、貧困不堪的生活。但他們對愛情忠貞不渝,無怨無悔,寧窮不屈。為了改變命運,他們雙雙返回臨邛,在家鄉(xiāng)開酒店,自食其力,同時也以此羞辱卓父體面,逼他分給家產(chǎn)。相如犢鼻滌器,文君蛾眉當(dāng)壚。這種同命運的抗?fàn)帲憩F(xiàn)了他們對封建道德倫理觀念的叛逆和反抗,不僅突出了他們對自由幸福的愛情生活的追求與開拓,而且反襯出卓王孫嫌貧重富、愛財棄才的丑惡。卓文君忠于愛情的品質(zhì),剛強潑辣的性格,吃苦耐勞的精神和聰穎慧智的策略手段,也都得到了很好的體現(xiàn)。卓文君在雜劇開場的這段曲白交雜的自述,展示了二人賣酒的背景,亮明了女主人公的意向,揭露了卓王孫的為富不仁,為戲劇情節(jié)的展開張目,也為卓父低頭認(rèn)錯、平分家業(yè)作了必要的鋪墊。就全劇來說,【黃鐘醉花陰】是個引子,它關(guān)聯(lián)前后,鋪展情節(jié),使戲劇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完整。
以小小酒店為舞臺活動中心,劇作者構(gòu)思巧妙地安排有關(guān)人物登場,推動情節(jié)層層展開。程鄭也是臨邛富豪。他萬貫家財盡享用,四時佳興作閑游。意外發(fā)現(xiàn)酒店,認(rèn)出相如。文君、相如一寒至此的處境,使程鄭產(chǎn)生了惻隱之心,唯恐物傷其類,受人恥笑,敗壞名聲。于是急匆匆離店而去,慌忙忙告知王孫,充當(dāng)了卓王孫“不重姻緣只重財,把佳人才子當(dāng)村醪賣”的輿論制造者。這就為卓王孫的認(rèn)錯埋下了伏線。楊得意尋訪相如,是劇情發(fā)展一個非常重要的契機。他“豢養(yǎng)上林,最叨恩寵”,仍不辭辛苦尋訪相如,為的是索要詞賦,還奏天子。劇作者巧設(shè)這一情節(jié),不僅從正面表現(xiàn)相如的奇才,而且意在說明: 正是由于卓王孫欺貧棄才,才逼得相如時乖運蹇,淪落不偶。這種對封建禮教和世俗偏見的揭露,對卓王孫丑惡靈魂的揭露,雖不動聲色卻尖刻犀利,不能不說這是劇作者的匠心獨造。這一關(guān)目的巧立妙設(shè),使觀眾 (或讀者) 從心理上與感情上對文君、相如產(chǎn)生憐惜和同情,而卓王孫為富不仁,情理難容,他已處在社會輿論的重壓之下,低頭認(rèn)錯便是必然的了。在楊得意完成了宣傳相如、制造輿論的任務(wù)之后,劇作者順勢急轉(zhuǎn),讓縣令王吉出場迎送天子近臣,把劇情推向高潮。王吉發(fā)現(xiàn)酒店,弄清原委,深為相如的處境凄涼而憤憤不平:“這長卿是博物君子,那文君乃絕世佳人,何物守財虜,敢于白眼相看!”于是大怒,命皂隸:“與我把卓王孫這土豪老狗,立刻拿到縣堂,從重究治者!”這樣卓王孫陷于權(quán)勢官威法治的威懾之中,卓出場亮相便是水到渠成、順理成章了。卓王孫慚愧、翻悔,翁婿酒店見面,賠禮認(rèn)錯,“愿將家業(yè)平分”。真是: 文君臨邛賣酒生涯改,心滿意足; 卓父弄巧成拙丑態(tài)出,眾目昭彰。至此,一場正義與邪惡、美與丑的較量,才宣告結(jié)束。
從全劇結(jié)構(gòu)來看,這出戲以開設(shè)酒店開場,以關(guān)閉酒店劇終,以小酒店作為推動情節(jié)進展的樞鈕,構(gòu)思巧妙,情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推移,使戲劇舞臺的流程,行當(dāng)所行,止當(dāng)所止,合乎情,順乎理,既緊湊自然,又豐姿綽約,藝術(shù)的真實比故事原貌更引人回味。
這出戲賓白多于曲詞,具有很強的敘事性。戲劇語言“因人施辭,切合聲口”,符合人物身份和個性特征。比如 【不是路】 一曲,無遮無掩地讓游手好閑的酒囊飯袋程鄭亮了相; 【滴溜子】 唱詞明麗流暢,使楊狗監(jiān)春風(fēng)得意之形溢于言表; 王吉高唱 【鮑老催】,把一縣之令的耀武揚威活畫了出來。而 【黃鐘醉花陰】、【畫眉序】、【喜遷鶯】、【四門子】 等曲,則表現(xiàn)了文君、相如滿腹經(jīng)倫無處用、混跡市廛度生涯的凄涼處境。這些切合聲口的唱詞,使人物各自的形象在舞臺上樹立了起來。曲詞與賓白中巧妙地借用古詩名句、民謠民諺,引用神話傳說和典故,使戲劇語言本色中顯出典雅,具有含蓄凝練的風(fēng)韻。比如“ (生) 我是妝龍像龍,妝虎像虎。(旦) 俺就嫁雞遂雞,嫁犬遂犬”。這四句是劇作者信手拈來民間諺語組成巧對,詼諧中委婉含蓄地透露著文君,相如內(nèi)心的復(fù)雜感情,個中滋味,令人玩味無窮。“泥俺個沽酒拔金釵,好移作酒泉封拜”兩句,分別借用元稹《悼亡》“泥他個沽酒拔金釵”和杜甫《飲中八仙歌》“恨不移封到酒泉”的詩意,回憶變賣金釵買酒以圖一醉的窘迫生活,把卓文君惆悵凄涼的心境渲染得十分感人。劇終文君指著酒壚無限感慨地唱出:“酒壚呵! 這便是俺卓文君的精衛(wèi)海。”這里巧用精衛(wèi)填海的神話故事,形象地比喻文君已憑當(dāng)壚沽酒,填平了寡居的悔恨,也征服了世俗的偏見,使戲劇的內(nèi)涵更加深刻。臨邛令王吉看到“小小酒家,天生麗質(zhì)”,便“莫是我弦歌化出江皋佩,循良報入瑤池最”,自以為把地方治理得好,出現(xiàn)了江妃似的美女。這里用 《列女傳》的傳說故事,反襯名門才女卓文君的命運不濟,烘托縣令“除去豪強害”的決心。
運用詼諧風(fēng)趣的語言,渲染濃郁的喜劇氣氛,是劇作者穎異獨慧的審美創(chuàng)造。這在戲劇結(jié)尾處一段精采的對白中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迫于輿論和官威,卓王孫不得已來到“司馬姑爺寶鋪”,生、凈、末三人進行了一段頗有情趣的對白。這段對白,分別從二言到八言,各自形成一首寶塔詩,又句句對偶,產(chǎn)生一種韻律美。語言凝練,詼諧生動,帶幾分俏皮,含幾分幽默,風(fēng)趣地鞭撻了卓王孫的丑行,具有滑稽的諷刺性,令人忍俊不禁。對白寓莊于諧,產(chǎn)生很強的藝術(shù)引發(fā)力,使觀眾 (或讀者)在審美快感中,唏噓感喟,思考回味。這出戲以極富喜劇色彩的對白結(jié)束,使全劇更有情致,更有韻味。
上一篇:戲曲名著·傳奇編·李玉·千忠祿(第十一出慘睹)
下一篇:戲曲名著·雜劇編·關(guān)漢卿·單刀會(第四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