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
辛亥之冬,予載雪詣石湖(1)。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征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隸習之,音節(jié)諧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2),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3)。 江國(4),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5),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解析】這是一首詠梅詞,實為懷情人之作。袁枚說,在詩人眼中,“一世景物皆情物也?!苯缫云涿翡J的藝術(shù)觸角,從眼前的梅花很快聯(lián)想起遠離的情人?;貞浿?,月色的皎潔,笛聲的凄婉,梅花的清芬,都乳融為愛情的高潔與深沉的懷思?,F(xiàn)實中,詞人以何遜自況,“而今”卻“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這實是“不忘”的深層折射。怎能忘得了呢?“竹外疏花”又偏偏“香冷入瑤席”。更增加了詞人凄冷的情思,叫衷腸寸斷。上片一波三折,虛實相生,跌宕勾連,感人肺腑。下片暗指南宋紹熙二年冬,詞人冒大雪到蘇州探訪摯友范成大,而“江國”卻“正寂寂”。想“攀摘”梅花“寄與路遙”,而“夜雪初積”,倍增哀惋。面對翡翠酒樽,淚如泉涌。淚眼中,眼前的“紅萼”意象化為遠離的“玉人”。她為何“無言?原來和詞人一樣“耿相憶”,憶的是昔日的月下梅邊,“曾攜手”西湖畔。此處的意象還與上片“吹笛”、“摘”梅的意象暗相對接。忽而詞人又把眼前西湖的“寒”、“碧”,置于“千樹”梅花重壓之下,構(gòu)成抑郁幽凄的奇特意境。更何況“紅萼”吹落,“玉人”縹緲無蹤。縱觀全詞,詞人善于掃除時空界限,讓意象與現(xiàn)實重新藝術(shù)融匯,進行再創(chuàng)造。離合悲歡,交互映襯。這正是白石詞超逸靈活,不著跡象的“空靈”風格。
上一篇:經(jīng)典《暫使下都夜發(fā)新林至京邑贈西府同僚》詩詞解析
下一篇:經(jīng)典《暮江吟》詩詞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