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應(yīng)物《游溪》唐山水詩鑒賞
韋應(yīng)物
野水煙鶴唳,楚天云雨空。
玩舟清景晚,垂釣綠蒲中。
落花飄旅衣,歸流澹清風。
綠源不可及,遠樹但青蔥。
這首詩寫泛舟游溪所見景色。詩人以清新活潑的筆調(diào),描繪出一幅幅優(yōu)美的溪野風光,表達了恬淡的心境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意趣。
首句點明溪之所在,是遠離塵囂的大自然。綠野之上一灣清流,水上浮著淡淡的煙霧,時而傳來鶴唳之聲,打破了似乎是永恒的寂靜。“野水煙鶴” 構(gòu)成悠遠、幽寂的境界,“唳”字表明野鶴并不可見,只是從悠悠野水、淡淡輕煙的深處傳來她的叫聲,這給詩中的環(huán)境氛圍增添了些許神秘的意味。“楚天云雨空”,表明詩人游溪是在一個雨后初晴的時刻。云收雨霽,晴空無垠,使詩中境界愈顯其悠遠。選擇這樣一個美好的環(huán)境、美好的時刻泛舟游憩,詩人心境的閑適、愉悅不言而喻。
第三句起便寫游溪的情景。“玩舟” 即蕩舟游玩,“清景”是詩人對溪野風光的賞評。“清”字用得傳神,準確地概括了雨后景色的特征。你看,溪水清澈,草樹清明,空氣清新,正是一派清景。詩人盡興游玩,心清神爽,不覺已過了許多時辰。“晚”字表明游憩時間之長,更道出了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迷戀。當詩人停舟于水深波平之處,垂釣于綠蒲圍繞之中,塵世的混濁、俗務(wù)的紛擾,此刻一起化為烏有,那是何等的令人陶醉。說起垂釣,我們自然會想起東漢嚴子陵,他隱居山林,垂釣富春江,長留清名于后世。可以想象,詩人舉竿于深溪綠蒲之上,難免產(chǎn)生隱逸山水的情懷吧?
詩的后半篇境界更美。“落花飄旅衣,歸流澹清風”二句,以細膩的筆觸,將溪上清俊、秀麗的風光寫得栩栩如生,含有一種飄逸瀟灑的情致。當小船穿過花樹濃密之處,觸動了低垂的花枝,霎時花朵紛落,飄灑在游人的衣衫上。“飄”字形容落花在風中飛飏之狀,輕盈活潑,散發(fā)著清香之氣。小船駛向歸途,微風漾起輕輕水波,挾帶著溪水的潤濕拂向游人的面龐。“澹”字描寫風動漣漪之形,準確形象,透露出清涼之意。詩人游溪的愜意、暢快之情,盡在這兩句描寫之中。
末二句可謂畫龍點睛之筆。詩人游興未盡,欲去不舍,他回望漸漸離去的溪景,發(fā)覺竟是一個綠色的世界——綠水,綠草,綠樹。仿佛這水上、岸上、空中的綠色,都是隨著溪水流淌出來的。詩人不禁想道: 這綠色之源在何處?他思索,他贊嘆,他神往,但他卻不能回答。舉目遙望,目光所及之處,依然是遠樹青蔥,綠意無盡。這兩句描寫,不僅深化了詩中的空間境界,而且含有豐富的意蘊。從描寫對象看,詩人已舍棄了眾多自然景物的實體,突出了綠色——大自然的生命之色,既是對大自然生機的深情贊美,又是對大自然永恒之美的留戀與渴求。
這首詩雖然通篇寫景,卻不是對自然景物的機械摹寫。詩人既以直覺感受,又用理性的思索對客觀對象進行了藝術(shù)加工,創(chuàng)造出清幽、秀美的意境,寄托了皈依自然的理想。全詩風格清雅,韻味雋永。
上一篇:皮日休《游棲霞寺》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孟郊《游石龍渦》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