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澄
酒盡津鼓喧,風(fēng)生浦帆亂。
山回不見君,夕陽在河岸。
送別好朋友,常令人恍然若失,覺得生活中從此少掉了一大塊,留下一個空洞洞的缺陷。為了表現(xiàn)這種失落感,本篇使用了前后對照的寫法。
送別的場面看起來很熱鬧:酒喝盡了,各人都有些醉態(tài)。在一片喧鬧的鼓聲中,行人上了船。在江岸同時開發(fā)的船不止一條,船家乘風(fēng)張起帆的時候,船身搖晃,帆影亂成一片。二句各以“喧”和“亂”二動詞押尾,突出了動態(tài)。其實,“喧”和“亂”并不是愉快的感覺,但這種忙忙碌碌、喧鬧緊張的景象,能夠暫時牽扯住人的注意力,使人無暇多思。
不久,帆影被回曲的山崗所遮沒,送行的人也差不多散盡,只有一道夕陽的余暉鋪在江邊的河灘上。一切忽然變得如此安靜,好像什么也未曾發(fā)生過,天老地荒,這江邊從來就是如此。剛剛的“喧”、“亂”景象,好像也是很虛無的,像是幻覺。短時間中一鬧一靜的對比,使人產(chǎn)生一種空洞感,覺得心中突然失落了很多東西。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云:“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這是寫久久的注視,體現(xiàn)別情之深長。本篇“山回不見君”一句,本面看來很像李詩中的“孤帆”一句,其實效果不一樣。至少,它并不表示悠長的間隔。在讀者的心理上,“喧”和“亂”的景象以及航船本身,都是很快就消失的。因而動態(tài)和靜態(tài),接得很急。這樣,兩者的對比就更顯得強(qiáng)烈。這詩寫成五絕而不是七絕,可能也有所考慮。七言句節(jié)奏比較宛轉(zhuǎn),不如五言句短截明快,效果可能要差許多。
上一篇:袁凱《揚州逢李十二衍》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王世貞《戚將軍贈寶劍歌二首(其一)》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