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
草樹知春不久歸(1),百般紅紫斗芳菲(2)。楊花榆莢無才思(3),惟解漫天作雪飛(4)。
【譯詩】花草樹木知道春天不久就要離歸,紛紛現(xiàn)出萬紫千紅相互爭妍斗美。楊絮榆莢無香無華卻也不甘示弱,想以多取勝象雪花一樣漫天飄飛。
【解析】《晚春》是韓愈的一首膾炙人口的詩歌。短短二十八個字,便生動地描繪出了一幅群芳鬧春圖。“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陽春將逝,夏日欲臨,自然界的花草樹木都靈敏地預(yù)感到了春天已為時不長,千方百計地想挽住春的腳步。于是,都使出了自己的渾身解數(shù),著千般美色,呈萬種豐姿,點綴得大地繁花似錦,千紅萬紫。惟有楊榆先天不足,開不出五彩絢麗的花朵。但它們也不甘寂寞,以多取勝,把榆莢楊花漫無邊際地飄灑下來,給這絢麗的鬧春圖,又增添了幾分生氣。在靜態(tài)的萬紫千紅中,點綴一點飄動的白色,使晚春圖更富詩意。雪如楊花很美,楊花如雪豈不更美嗎?尤其是楊花榆莢不因“無才思”而自慚形穢,而是揚長避短,爭鳴爭放,為晚春增色,這襟懷豈不可敬,這勇氣豈不可愛嗎?
這首詩的成功之處,在于擬人手法的妙用。詩人以浪漫主義的創(chuàng)作手法,運用豐富的想象,賦于“草樹”以人的生命:它們有靈性,能預(yù)感春天的歸去;它們有感情,想挽住春天的腳步;它們有志氣,要爭奇斗艷,一比高低。一個“知”字,一個“斗”字,就把草木寫活了。而后兩句中的“無才思”、“作雪飛”,則表現(xiàn)了楊榆的自知之明和以多取勝的狡獪,給人一種幽默感,增添了詩的情趣。
上一篇:經(jīng)典《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詩詞解析
下一篇:經(jīng)典《暫使下都夜發(fā)新林至京邑贈西府同僚》詩詞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