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南溪常道士
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屐痕(1)。白云依靜渚(2),芳草閉閑門。過雨看松色(3),隨山到水源。溪花與禪意(4),相對亦忘言(5)。
【譯詩】一路踏過的地方,許多足跡在莓苔上隱現。白云傍依著水中寧靜的小洲,芳草深深將關閉的閑門遮掩。雨后松色郁郁綿延,山路引我到水源。小溪邊花幽草淡清寂悠遠,悟道有心便相對也忘言。
【解析】這首詩以走訪道友為題,借常道士的隱居環境,生動地勾劃出了南溪的清幽景色。起首兩句,說詩人途經之處,莓苔留下踏過的鞋痕,這是著意刻畫這山境中人跡罕至的幽靜,由側面描寫,立意清新?!鞍自埔漓o渚,芳草閉閑門”,從遠近兩個不同的視點,即表現了山清水秀的景色,又反映出道家“清靜無為”的特點。白云、芳草、靜渚、閑門,相得益彰?!斑^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接著描述這座“道”山的自然環境,以加重道家清靈飄逸并兼有佛家靜心養性的韻味。雨后的松色,深山的水源,并無特別之處,但由于前面已造成了濃郁的意境,則此平常的景致也就顯得色彩愈發濃重起來?!跋ㄅc禪意,相對亦忘言”。最后兩句似乎暗示并未見到那位常道士,但既使相見,也不必再多說些什么。從此山此景的游閱中,詩人逸興大發,雖然僅僅在“門外”轉了轉,卻頗有對道家玄理大悟大徹的感受。他似乎恍然大悟道家之所以清靜無為的緣故了。這首詩的最大特點就是能把景觀的描寫,同對道家情致濃厚的意境的渲染,巧妙的結合為一體。其中一些雙音詞的運用,于景,于“道”,都十分貼切得體,讀后的確有飄然欲仙的入境之感。
上一篇:經典《宮詞》詩詞解析
下一篇:經典《將仲子》詩詞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