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田為·江神子慢》
田為
玉臺掛秋月①,鉛素淺②、梅花傅香雪③。冰姿潔,金蓮襯④、小小凌波羅襪⑤。雨初歇,樓外孤鴻聲漸遠,遠山外、行人音信絕。此恨對語猶難,那堪更寄書說。教人紅消翠減,覺衣寬金縷⑥,都為輕別。太情切,消魂處、畫角黃昏時節。聲嗚咽,落盡庭花春去也,銀蟾迥⑦、無情圓又缺。恨伊不似余香,惹鴛鴦結⑧。
【鑒賞】 本詞是一首閨怨詞,寫一女子春日閨中懷人的情愫。思婦久盼意中人音信不至,心中自然無限幽怨,可是卻以 “此恨對語猶難,那堪更寄書說” 自我安慰。
上闋頭六句即勾畫出一幅 “秋夜美人圖”: 碧空當中,秋月高掛。小女子淡淡的粉妝,修得容貌雅潔,額上點了梅花妝,香粉白凈似雪。這個風姿綽約冰清玉潔的美人,一對金蓮秀足,小小羅襪十分襯貼。如此青春年華、家境尚可的一個美人,按理會生活得十分幸福。但詞寫到此,筆鋒一轉: “雨初歇,樓外孤鴻聲漸遠,遠山外、行人音信絕”。一陣驟雨剛剛停歇,樓外孤鴻的鳴聲漸漸遠去,在那遙遠的山外,遠行的游子至今尚無音信。一個閨中怨婦的形象凸現出來。接著 “此恨對語猶難” 兩句更是獨特的刻畫出思婦的心理活動。月下漫步的她,滿腹心事,無法表達,只能發出一聲嘆息: 這愁恨對面訴說也難,更何況還要寄書信向他傾談,實在是難為情啦。一個“猶”、一個“堪”,淋漓地表達出思婦 “欲言又止” 的矛盾心情。
詞的下闋寫因相思而清瘦,遇黃昏尤覺消魂。“教人紅消翠減” 三句是寫這種刻骨的相思教人形容憔悴,像紅花枯萎、綠葉凋殘,只覺得自己一天比一天消瘦,金縷衣變得松寬起來,這全都是與心上人輕易的離別所至。接著 “太情切” 七句續寫思婦聞聲懷感、睹物生情的情景: 黃昏時節,太過凄切的畫角吹響,實在令人傷神。那角聲嗚咽,如訴如泣。小女子不時在月下的庭院中徘徊,低下頭,紅花落盡春光消逝; 抬望眼,遙遠的明月冷漠無情,剛圓滿又變成殘缺。末尾兩句以思婦的一句癡語表白深情: 恨自己不是那荷花的余香,不能惹得那些鴛鴦來結伴成雙。此情怨得無理,怨得無奈,卻道出了怨婦的癡情神理。
全篇風格婉麗,情致纏綿,把離情相思寫得別具韻味。
上一篇:《蘇軾·江城子》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蘇軾·洞仙歌》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