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閨怨》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王昌齡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這首詩較為簡單,用正面描寫的賦體。一個不知憂愁的青年婦女,在春天里打扮得齊齊整整,上樓去眺望。忽然看到路邊楊柳已經抽青,才后悔不該讓丈夫離家遠去,追求封侯做大官。凝妝即嚴妝、盛妝。翠樓與朱樓、紅樓等相同,都是指婦女所居。覓封侯,是從軍的代用詞。只有從軍殺敵,建立軍功,才能得封侯之賞。所以這一句等于說“悔教夫婿去從軍”。
這首詩有兩個曲折。第一個曲折是第三句與第四句的關系。為什么她看到陌頭柳色,就后悔不該讓丈夫遠行。不動腦筋,就不能了解。不能體會封建時代婦女的思想感情,也不能了解。原來柳色青青,表示春意濃厚,這時孤獨的婦女,為春意所感動,迫切需要愛人在身邊。覓封侯是沒有把握的事情,而孤獨無伴卻是當前忍受不了的生活。她這時才覺悟到:犧牲青春的愛情,去追求無把握的富貴,完全是錯誤了。第二個曲折是前二句和后二句的關系。這里,關鍵全在“忽見”二字。雖然在春天,她原先并沒有什么感傷,照樣打扮齊整,高高興興地上樓去望遠景。這是她“忽見”以前的情況。“忽見”以后,情況大變。從“不知愁”劇變而為悔恨了。四句詩刻畫了一個出征軍人妻子的心理變化過程。用散文寫,28字肯定不夠。這就是王昌齡所作七絕的凝練的特色。
唐汝詢在《唐詩解》中評解此詩時指出了一個問題: “傷離者莫甚于從軍,故唐人閨怨,大抵皆征婦之辭也。”
上一篇:白居易《閨婦》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李商隱《閨情》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