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民歌·粵歌·妹相思二首》原文與賞析
妹相思,不作風流到幾時?只見風吹花落地,那見風吹花上枝?
妹相思,蜘蛛結網恨無絲。花不年年在樹上,娘不年年作女兒。
這兩首粵歌是年輕女子唱出的呼喚愛情,及時尋求幸福生活的歌。
粵歌是產生和流行于廣東地區的民歌。相思,本指思念自己所心愛的人,大多用于女子方面。這里的《妹相思》是指未嫁的女子渴求愛情的。因此,“相思” 一詞在這里的含義有所引申擴大。
第一首前二句:“妹相思,不作風流到幾時?”意為年輕小妹春情萌動,希望及時得到愛情幸福,想要很快過上風流的愛情生活; 如不及時尋求愛情,還要等到何時呢?“風流”一詞有多種含義,如風俗教化、流風余韻、文學作品美妙、風度標格、英俊杰出、風光榮寵、女子風韻、男女關系等。這里的風流當專指美好的愛情生活。
后二句“只見風吹花落地,那見風吹花上枝?”是民歌中慣用的比喻手法。淵源甚早,我國 《詩經》六義之一即為 “比”。即這二句是前二句的引申說明,意旨仍在需要及時、盡快得到美滿愛情。這里的重點是及時、盡快。用“風吹花落地”表示美好春光轉眼即逝,以此比喻青春年華難以久駐,因而要及時抓住時機?!澳且婏L吹花上枝”意為青春逝去即不再來,花兒已落便不能重新返回枝上; 用落花返枝無術來比喻人兒老去便不會再次得到青春。更何況 “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呢?這是 《紅樓夢》中林黛玉《葬花詞》中的詩句。用在這里,更可反襯出年輕姑娘的焦急心切之情。
第二首的主題思想與前一首完全相同,仍是呼喚及時得到美好愛情的,只是換了詞句和比喻。
前二句“妹相思,蜘蛛結網恨無絲”,意謂,年輕小妹呼喚幸福愛情,但幸福愛情卻沒有到來。“蜘蛛結網”象征小妹有意張網,即暗示敞開愛情的胸懷等待情郎入抱,但卻 “恨無絲”,以 “絲”諧 “思”,“思”在古民歌中即為愛情或所愛對方之義。全句意思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或 “流水”無知,沒有信息。本來,蜘蛛結網是用絲結成的,不可能 “無絲”,因此理解這一句時不可過分穿鑿,因為其用意主在 “無思”、無愛情,并非實指蜘蛛結網之絲。
后二句 “花不年年在樹上,娘不年年做女兒”二句,仍是用的常見的“比”的手法。用花兒易落比喻青春易逝,意在說明仍要及時尋找愛情。“娘不年年做女兒”則是進一步遷怒于自己的母親,怨她不關心,不理解女兒的急切心情,未能及早為兒女找個如意郎君。因為媽媽怎不想想你自己,你當初又是怎樣的心情呢?不也是及早出嫁而非“年年做女兒”嗎?看來,這女兒正是不安于久做女兒的身份,想要早日成為新娘了。
在歷代情歌中,無論南方或北方的情歌,表達年輕女子苦于沒有及時得到愛情,呼喚尋求如意郎君,莫使青春虛過的內容最為多見。這兩首也是這一主題,所作的比喻則較為新穎別致,異于他篇。
上一篇:《宋代民歌·無名神·失調名》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先秦民歌·定之方中》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