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周邦彥·瑞鶴仙》
周邦彥
悄郊原帶郭,行路永、客去車塵漠漠。斜陽映山落,斂馀紅,猶戀孤城欄角。凌波步弱①,過短亭、何用素約。有流鶯勸我②,重解繡鞍,緩引春酌。不記歸時早暮,上馬誰扶,醒眠朱閣。驚飆動幕③,扶殘醉,繞紅藥。嘆西園已是,花深無地,東風何事又惡? 任流光過卻,猶喜洞天自樂④。
【鑒賞】 周邦彥寫此詞時,正提舉南京鴻慶宮,但所管轄的均是無用之人,仕途并不得意。此詞敘寫郊原送客后所遇所感,同時寄寓了身世之慨。
上闋寫當日送客歸去的情景:黃昏,城郭郊外的原野上靜悄悄的,有一條漫漫長路通向遠方,客人已乘車離去,車后揚起漫天的飛塵。“悄”字既是描摹環境,同時也暗示客去后作者心里空落。“斜陽”句借寫斜陽戀孤城,抒發孤寂不舍的感情?!扳偶t”指落日余輝。在此,作者用移情的手法,寫斜陽眷念孤城樓上的一角欄桿,不忍收斂其光影?!耙晕矣^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意在景中,實際上表達自己猶戀離人的惜別之情?!傲璨ā敝辽祥犇P鋒轉而寫人,寫作者送客歸來在短亭與一歌伎意外相逢,因此她勸其解鞍下馬,再飲幾杯。作者雖有和歌伎意外相逢的喜悅,但仍沉浸在客去后的別離意緒中,而且相逢又意味著終究要別離,所以表面寫飲酒行樂以消煩愁,實際上只能借酒澆愁愁更愁。
下闋寫次日酒醒后的情景。前三句刻畫昨晚短亭酣飲以至于大醉而歸,如今只是隱約記得,連誰扶我上馬都不知道的迷茫心理。接著三句寫一陣東風吹動簾幕,也吹走了幾分酒意,扶著殘醉到西園游賞大好春光。但西園已是落紅滿地,春將歸去,用 “東風何事又惡” 反問,流露出強烈的惜春之情,同時又寄寓了年華易逝、不愿虛度的感嘆。結尾兩句宕開去,寫這一切既然不是自己能把握住的,不如拋開一切煩惱,求自得之樂?!岸刺臁?是道家理想的福地,在此暗寓了作者政治理想的不得意、意欲隱逸的思想。
此詞結構謹嚴縝密,周濟贊其為“結構精奇,金針度盡”(《宋四家詞選》)。
上一篇:《史達祖·玉蝴蝶》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吳文英·瑞鶴仙》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