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鶴一為別,存亡三十秋。
今來數行淚,獨上驛南樓。
此詩是柳宗元于元和十年(815)自長安赴柳州(今廣西柳州市),途經長沙時所寫的一首五言絕句,抒發了詩人懷念故友、自悲身世的感情。詩題下有自注云:“昔與德公別于此?!?/p>
前兩句主要抒發對故友的緬懷悼念之情。柳宗元于貞元元年(785)曾隨父親柳鎮游長沙,那時他才13歲,在長沙結識了“德公”,但很快又分別了?!暗鹿睘楹卧S人,他與柳宗元的關系如何,這些已無從查考。但從首句看,詩人既以“海鶴”擬指“德公”,則“德公”似為一僧人。30年后,柳宗元重至長沙時,“德公”早已作古,而詩人也43歲了。面對自己與故友一生一死的人事滄桑,詩人不禁悲從中來,感慨萬端?!按嫱觥倍?,寄寓了生者對死者的深情緬懷與悼念,此正如俞陛云所說:“一死一生,乃見交情,況歷30年之久。重過南樓,歷歷前程,行行老淚,知子厚篤于朋友矣。”(《詩境淺說續編》)
后兩句主要抒發詩人自己的身世之感。30年前,柳宗元在長沙寫了《為崔中丞賀平李懷光表》,文章一出,大享時譽,童年的柳宗元從此有了“奇名”。以后他在進士與博學宏詞科考試中,闈戰連捷,順利地步入仕途。但永貞革新的失敗成為柳宗元一生命運的轉折點。當他在永州司馬任上熬過整整十年的貶謫生涯后,元和十年春天被召回京城。正當他希望從此結束貶謫生涯而能重新被重用時,一個月后他卻被改貶為柳州刺史。柳州比永州更為遠僻,是一個古木參天、惡草叢生、毒蛇遍野、猛獸橫行、瘴癘之氣彌漫的荒蠻之地。到這里任刺史,雖然表面上官職稍有升遷,但實際是更殘酷的發配流放。因此,當柳宗元此次赴柳州途經長沙登上驛南樓時,便自然回想起30年來的坎坷經歷,不由得一陣心酸,愴然淚下。“今來”與“獨上”二語,既包含了30年來朋友之間的生死變化,更隱寓著詩人個人身世的巨變。他不僅因失去舊友而潸然落淚,而且痛感在政治斗爭的漩渦中,自己越來越孤立無援,此正如宋顧樂所說:“有俯仰身世之感?!?《唐人萬首絕句選》)
此詩在藝術上最突出的特點是抒情氣氛極濃。全詩緊扣“感舊”題旨,撫今追昔,凄切傷懷,詩人的存亡之感、身世之悲,不覺言之沉痛,讀來極為感人。《新唐書》本傳說柳宗元“既竄斥,地又荒癘……其堙厄感郁,一寓諸文……讀者咸悲惻”,驗之此詩,洵為的論。
上一篇:白居易《惜牡丹花二首(其一)》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柳宗元《零陵早春》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