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岳
雨過一村桑柘煙,林梢日暮鳥聲妍。
青裙老姥遙相語:今歲春寒蠶未眠。
漠漠余香著草花,森森柔綠長桑麻;
池塘水滿蛙成市,門巷春深燕作家。
方岳《農謠》有五首,這里所選為四、五兩首,分別寫農家蠶事與農村景色。古代農民,自給自足,農耕與紡績是突出的兩件大事,成為農事詩的基本內容。《詩經》中的《七月》,首開風氣,描寫男耕女織,男子耕種收獲,女子手拿深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方岳寫農家蠶事,選取了春寒料峭、春雨瀟瀟的特定情況。“雨過一村桑柘煙”,春雨剛停,陰云尚未散去,村里便家家生火,烘烤桑葉。水氣與煙霧交織,籠罩村頭。“春天孩兒臉,一天變三變”。到了傍晚,太陽出來了,遙掛林梢。雨過天晴,鳥雀歸巢,嘰嘰喳喳的鳴聲,分外悅耳。“鳥聲妍”是人的感受。辛勤的農婦,一陣忙碌,已經給蠶寶寶鋪上烘干的桑葉;天已放晴,明天就不會這樣煩神了。自身的高興與喜悅,體會到了“鳥聲妍”。造成村中忙碌景象的原因是什么呢?“今歲春寒蠶未眠”。這里不用敘述的方式,而是讓身著青裙、滿頭白發的老婦直接說明。她是“一村桑柘煙”的辛勤勞動者,熟知真情實況。她說:春寒使蠶兒發育推遲,致今尚未眠過,需要不停地喂桑葉。她的話語表達了對蠶事的關切心情,沒有煩惱,沒有怨尤,就像是農村樸實平靜的生活。詩人如此落筆,極富生活氣息,平添真切情趣。
“雨過一村桑柘煙”是早春蠶事,“漠漠余香著草花”則是春深時的農村景色。詩人信步悠悠,彌漫空間的香氣撲面而來,分不清是草香還是花香,只是沁人肺腑,令人陶醉。舉目遠眺,桑枝挺拔,麻葉層層,綠蔭蔭一片,青蔥茂密。側耳傾聽,蛙聲陣陣,猶如集市的一片喧鬧。“池塘水滿”,正是春雨充沛的結果。“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此時雖無稻花香,但預兆豐收的蛙聲是讓人高興的。生活在如此美好的農村,自然是安居樂業。詩人用“門巷春深燕作家”含蓄地表達了這層意思。銜泥的春燕,只有在安定的農家門巷間才能飛進飛出筑巢。春燕的安居又成為農民生活的觀照。芬芳、濃綠、蛙鳴、燕飛表達了農村的美好與寧靜。這種境界是詩人恬淡心情的體現。他經歷過仕途的險惡,更加熱愛農村的淳樸與自然,“刻意入妙”,才能寫得如此情真意切、景色清新。
上一篇:姜夔《姑蘇懷古》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利登《田父怨》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