峻德
立馬風陵望漢關,三峰高出白云間。
西來一曲昆侖水,劃斷中條太華山。
漢關即潼關,首句點題。作者在黃河之風陵渡口眺望潼關,由“立馬”帶出“望”字,氣勢即出。雄姿豪情溢于言表。緊接著的“三峰高出白云間”一句,以粗筆勾勒潼關輪廓。“高出”二字寫足了它的雄壯。潼關,形勢險要,峰巒攢立,內有華山,外有黃河,自古乃兵家必爭之地,詩人望關而不寫關,卻從側面落筆描寫華山,關在山上,寫山即寫關。表面看詩人在贊頌華山高峻陡峭聳立云端,其實是贊嘆潼關之壯觀。這是一種映襯的手法,好比以影之高大襯托人之魁梧一樣。既緊扣詩題之“望”,又突出了關之“高”險。欲問潼關在何處?雄關深藏白云間,似見非見,方見雄奇。第三句由山而水,自古道天下黃河十八彎,“西來一曲昆侖水”,一個“曲”字表現了黃河流程彎彎曲曲,起伏不平,挾帶著天風海雨,洶涌奔騰。再說黃河日夜不停地向前,好似年年月月給人們唱著粗獷豪放的進行曲,多么激動人心!可見詩中“曲”字之不凡,它逼真地描畫出了天下第一大河的態勢。李白詩云“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河水源出昆侖,勢莫可擋,滾滾滔滔,令人怵目!最后以“劃斷中條太華山”作結,作者那種立馬望潼關,山河壯觀盡收眼底的一派氣勢傾瀉于筆端,如鐵帚橫掃天宇,剛勁無比。一曲黃河如一把神斧,將中條山和太華山一劈為二,詩人奇妙的想象將位居黃河東岸的中條山和西岸的太華山聯想一體,是靠黃河之神力當中一劃,一剖為二,兩山隔水對峙的氣勢,何等壯觀!寫出了黃河水之沖勁,力拔山兮,偉哉!壯也!
詩題《望潼關》,“望”字是詩的總脈絡,詩人隨著視野的轉移而寫景物。作者立馬風陵渡口,放眼遠望,由低而高,由遠而近,縱觀橫看,視野的焦點卻是潼關,古往今來有多少詩人作潼關懷古之詩,而這首詩卻是贊美潼關表里山河氣勢之作。通過以山襯關,山水交相輝映,盡情贊美祖國壯麗的山川。盡管似純客觀的白描,其實將豪情雅興與潼關山川統統收入詩人的胸懷之中。
上一篇:黃任《楊花》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錢載《葑門口號(三首選一)》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