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鵠
裊絲翹足傍澄瀾,消盡年光佇思間。
若使見魚無羨意,向人姿態更應閑。
鷺鷥這種水鳥形體大、喙頸長、腳細而高、羽毛白色,常在河邊和海岸捕食魚、蛙、貝類等,類似鶴。因其風致高雅、形貌美觀,多為文人詠贊。本首詩從頭兩句看亦似詠物之作,但讀后兩句便知,作者用意卻在借鷺鷥來譏諷時人。
你看這鷺鷥“裊絲翹足”,儀表舉止多不凡!頭頂上那根細長柔軟的潔白羽毛隨風飄曳著,一只腳提起,另一只腳穩健地直立著,依傍在清波粼粼的水邊,成年累月的時光都在對水佇立凝神,大有“羽扇綸巾”、臨川運思、忖度國事的儒將風度。那流水的清澈,似乎是它品格的象征;那波瀾的起伏,仿佛是它的思潮在翻騰。所“傍”者是“澄瀾”,宛如愛清廉純潔就是它的秉性。“佇思”,寫出它面對“澄瀾”如何不辭辛勞、神情專注?!跋M年光”,更強調了它為得到自己所“思”之物,怎樣不惜所有時間的代價。“盡”,表明他沒有哪一時,哪一刻不在耗費精力,全神貫注地謀取這所思之物。
頭兩句雖寫的是鷺鷥的形貌、舉止、習性、慣常態度等,但寫得非常富有神韻,能喚起讀者的豐富聯想。
三、四句便在前兩句基礎上把所寓之意加以揭示點破。原來它毫不松懈、始終堅持“佇思”的用心在“羨”魚。在此,鷺鷥顯然喻人;魚,顯然為利祿之代詞。羨魚,一下便戳穿了那些表面上冠冕堂皇、高潔清廉,實質上卻在朝思暮想謀私營利的高官們之偽裝。但是這層意思作者并不直接從正面來說,而是蕩開一筆,從反面假設,若見魚不羨,那么其“向人姿態更應閑”。這比正面直說曲折委婉,也更能顯見其平日為表白自己而對人故作姿態、喬裝矯飾、極不自然的表現。至此,那些心地骯臟、表里不一的偽君子嘴臉,徹底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了。末兩句針砭入骨、譏諷意味辛辣,意蘊不盡。
羅隱也有《鷺鷥》詩一首:“斜陽淡淡柳陰陰,風裊寒絲映水深。不要向人夸素白,也知常有羨魚心。”兩詩托諷相似,但羅隱詩似乎不及本首淋漓盡致而富有譏諷力量。
上一篇:崔國輔《古意》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鄭畋《馬嵬坡》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