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渾
心期仙訣意無窮,采畫云車起壽宮。
聞有三山未知處,茂陵松柏滿西風。
晚唐詠史,或訴諸形象,或訴諸理性的思考。許渾詠史“不涉理路,不落言筌”,于境象中褒貶人物,臧否史事,寄寓作者的現實感慨。這首詩借漢武的癡愚學仙,而諷唐武宗之沉溺仙術、自取身亡,在當時有很強的現實性。
《學仙》共有兩首,第一首云“漢武迎仙紫禁秋”,這一首則說他求仙之意甚奢。“心期”,心中期許、希冀之謂。白居易《寄王質夫》:“因話出處心,心期老巖壑。”張喬《寄山僧》:“大道本來無所染,白云哪得有心期。”漢武期求仙術要訣不同一般,故云“意無窮”。首句平平敘來,而感慨已在其中。二句補足首句“意無窮”,而加以具象化。史載漢武帝曾作采畫云車,期與神通;又起壽宮、張羽旗、設供具,以禮神仙。“采畫云車起壽宮”,純用白描手法,而武帝之勞民逞欲、傷財癡愚盡寄焉。所以一、二雖似客觀史敘,說得不動聲色,但卻用意精警,于平心靜氣中搏動著強烈的諷刺。
《史記·秦始皇本紀》:“齊人徐市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請得齋戒,與童男女求之。”然“徐市樓船竟不回,祖龍旋已葬驪山”(朱瑄《祖龍引》)。漢武步秦皇覆轍,其癡愚之甚,有過之而無不及。三山雖“聞有”,卻終未覓得;神仙未睹、長生之術未修,而墓木忽焉已拱。落句“茂陵松柏滿西風”,將人生短促納入自然的永恒之中,讓茂陵主人在松柏西風的嘲弄之下長眠不醒,發人深警,也“足喚醒癡愚”(潘德輿《養一齋詩話》)。
上一篇:杜牧《初冬夜飲》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雍陶《西歸出斜谷》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