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翥·鷓鴣天》原文賞析
為朱氏小妓繡蓮賦
一曲吳歌酒半酣。聲聲字字是江南。書憑仙苑青鸞遞,花助妝樓粉蝶銜。
飛燕瘦,寶兒憨。已妍還慧更巖巖。無因剪得湘江水,與蘸春云作舞衫。
從詞題看,此詞是為朱姓人家名叫繡蓮的年輕歌妓而寫。原詞有三首,從歌妓的歌聲、容顏、身姿、風韻等各方面寫此女之美。此其第二首。
開始二句寫歌妓的歌聲之美,“吳歌”,指吳地歌曲。吳地歌曲素來具有特有的婉轉聲韻和輕柔格調。宴席上,在歌妓的一曲吳歌中,酒至半酣,是歌聲趁酒意,使人心醉,還是酒意伴歌聲,使人興濃? 大概都有了。這里特地表明歌妓所唱為吳歌,而且強調歌聲中的聲聲腔調、字字吐詞都是江南吳音,就更可以使人想象到這歌聲的婉轉輕柔之美了。作者在原詞第一首中,曾用“雛鶯恰囀上林春”來形容她的歌聲。唱出這樣歌聲的人,當然不會是“粗服亂頭的 丫頭”。這是從“聽”的方面寫; 接著是從“看”的方面寫她的儀態(tài)風神之美?!皶鴳{”二句是虛寫,用比喻。句中“青鸞”是一種神鳥,居仙山,可傳信。這里說,如給小妓書信,須靠仙苑中的青鸞傳遞?!堕_元天寶遺事》記載,開元末年,唐明星每逢春天,朝暮宴于宮中,讓宮中嬪妃在各自住處爭插鮮花,明皇親捉粉蝶,然后放開,粉蝶飛落到哪個嬪妃所插的花上,明皇就去親幸。句中“銜”字是形容蝴蝶落在花上如銜花的樣子。這里說,小歌妓在妝樓中,花可以幫助她招來粉蝶。青鸞傳書,粉蝶銜花就表明小妓之美。過片“飛燕”二句,繼續(xù)虛寫,改用對比筆法。據《隋遺錄》載,隋煬帝幸江都,長安貢御車女袁寶兒,十五歲。后隋煬帝對虞世南說: “過去說漢成帝時趙飛燕可舞于掌上,我認為是文人的夸大之詞,人怎么能舞于掌上呢?現在得到寶兒,才明白那是真的。只是寶兒的憨態(tài)多一些?!边@里是說,小歌妓與趙飛燕相比,趙飛燕則嫌瘦; 與寶兒相比,寶兒則嫌憨。飛燕、寶兒都是人所共知的美女,但小妓的身姿、風韻比她們都美。如此對比,實在巧妙。“已妍”句則是實寫,正面描繪?!板笔呛每?,“慧”是聰明,“巖巖”在此是形容高潔的樣子?!耙选薄ⅰ斑€”、“更”三字相連,一層更進一層,其容貌、精神、風度之美都躍然紙上。至此,由“聽”到“看”,歌妓之美似已寫盡,最后“無因”二句,又筆鋒突起,把小妓之美納入“想”中,把全詞推向一個使人無限向往的高度?!盁o因剪得湘江水”句,乃化用杜甫《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吳松半江水”詩意此處欲剪湘江水作衣衫,設想奇特、出人意表。這里寫小妓之美,真是飄飄然、綽綽然有如仙子了。
當然,作者寫小歌妓之美,完全是從自己的審美情趣出發(fā),并無一般艷詞的脂粉氣和輕薄感,寫來俗中見雅,美從中生。詞中多用掌故,但能做到溶化無痕,不流于堆垛,全詞通達流暢。彭孫遹《金粟詞話 》 主張“語意淡遠者,稍加刻畫; 鏤金錯繡者,漸近天然”,此詞庶幾近之。
上一篇:《姚燧·鷓鴣天》原文賞析
下一篇:《文征明·鷓鴣天》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