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冕·卜算子》原文賞析
斜日墜荒山,云黑天垂暮。時見空中一雁來,冷入殘蘆去。
驚起卻低飛,有意同誰語。啄盡枝頭數點霜,還向空中舉。
蘇軾有首膾炙人口的《卜算子》,以孤雁為喻,表示清高自賞、不同世俗的生活態度。蔣冕此詞,顯然是學習蘇詞而作。蔣冕身處“主昏政亂”的朝廷之中,持正不阿,一生頻遭打擊。他的遭遇和內心的孤獨、苦悶,與坎坷一生的蘇軾有相通之處。難怪數百年之后,發出相似的唱嘆。
詞一開篇就勾勒了一個非?;臎鲫幊恋沫h境: 荒山野外,斜日西墜;天低云垂,暮色蒼蒼。整個畫面籠罩在昏暗之中,沒有一絲生氣,沒有一點聲響。鴻雁,就在此時忽爾飛過高空,打破了死一般的沉寂。聲聲的雁唳,凄厲哀惋。在陰森森的背景中顯得格外寂寞、孤單。時節已是深秋,蘆花凋零,清冷寒徹。離群的孤雁,投入殘蘆,急于尋找宿處。這里,黑沉沉的環境、衰敗蕭條的景物,皆是明中葉以后政治上低氣壓,以及朝政日非的象征筆法。而寂寞失伴、不得歸處的孤雁,就是詞人自身的寫照。明自英宗朝宦官弄權,至武宗、世宗朝愈演愈烈。主上昏庸,綱紀紊亂,剛直之士,如履薄冰。蔣冕身為朝廷重臣,空有匡弼之志,時受宵小讒毀,曾長期落職閑居。他就象孤雁,清高自賞。在昏暗的朝廷中,既覺危機四伏,又嘆無人賞識。欲退身自尋歸處,又不得安寧之所。上片語意低沉,心情壓抑。處處流露出內心的痛苦與憂憤。
下一片進一步刻劃孤雁的心理活動,突出其不凡的志向和孤高的性格。鴻雁欲棲未安,驚起低飛,只是因為其搏擊萬里之“意”,無人可語。它具有高潔的品格,餐霜飲露,脫盡煙火氣息。它并不被險惡環境所困,雄心不已,力圖再次振翼高舉,以逞萬里之志。詞從鴻雁的品格到志向,寥寥數筆,一個清高脫俗、抱負不凡的豐滿形象脫穎而出。寫雁即是寫人。蔣冕雖時遭攻訐,遇事仍耿直不屈,“論者謂有古大臣風” (《明史·蔣冕傳》190卷) 。這首詞正是寫其平日的所思所為。蘇軾處新舊黨爭夾縫中,始終報國無門。其《卜算子》結云:“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泵C4蟮兀~人一直無處寄身。蔣冕則在朝廷日子較久,參予權力中心,故該詞結云: “啄盡枝頭數點霜,還向空中舉”。雖自持清高,然用世之意更強烈。
清常州派論詞,推重寄托。以為詞者,“非寄托不入,專寄托不出?!彼鶎懼锱c所寓之意,須妙合無垠。蔣冕此詞,通篇寫雁,又處處言己。寓意深遠,又不至晦澀難解,其構思與句式皆脫胎于蘇詞,絲毫沒有生硬牽強之處,是一首學古人而不滯泥的內涵豐富的佳作。
上一篇:《吳蘭修·卜算子》原文賞析
下一篇:《夏完淳·卜算子》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