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從叔·阮郎歸》原文賞析
憶 別
風中柳絮水中萍,聚散兩無情。斜陽路上短長亭。今朝第幾程?
何限事,可憐生,能消幾度春。別時言語總傷心,何曾一字真。
柳絮、浮萍都是游移不定的東西,隨風飄零,逐水凋萎,人間聚散大凡若此,是很難長久的。首二句是比,也是興,“聚散”二字領起通篇,語冷而情熱,說是無情,卻情篤意切。不然,就不會牽掛著對方飄泊之苦,顛沛之難了?!靶标枴倍淇梢岳斫獬梢环较胂髮Ψ皆谕局斜疾?,凄寂孤零,不由得一陣酸楚。斜陽,指夕陽殘照; 古人送別,有所謂 “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的說法。長亭,是供送別的人小憩話別的地方,因此又是送別的同義語。自從辭別以后,意中人今在何處?是否到達了目的地?何時才得回來聚首重逢?這一切都不得而知。上片語簡意多,入手角度也較新穎,“突然而來,悠然而去”(沈祥龍《論詞隨筆》),著一問句煞住上片,雖如 “奔馬收韁”,卻又留有余步在后,直待過片絲韁撒手,更有狂奔之勢逗出。過片是一片嘆喟之聲,遂將詞引入似議論又似慨嘆的幽思曲想之中。
何限,即是無限; 生,指人生一世。無限傷心事,可憐人生苦短無常,誰知還能有幾度逢春? 結句一跳,又回到了開首的冷語熱情,想到分別時的纏綿傷情,交心話語,那是怎樣的難舍難分呵! 又是何等的海誓山盟喲! 如今天各一涯,對方怕是早將自己忘了,臨別話語,哪有一字一句能落到實處! 語含怨憤,實又珍惜感情,不無氣話,卻又是腸熱情濃,這寫法很是特殊。陳廷焯《詞則·閑情集》收此詞,評曰:“景中帶情,屏玄浮艷,凄情苦語。耆卿《夜半樂》云 ‘嘆后約丁寧,竟何據’ 。亦此意也。”
上一篇:《李攀龍·長相思》原文賞析
下一篇:《魏學濂·阮郎歸》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