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蘇曼殊·過蒲田》原文賞析
柳陰深處馬蹄驕,無際銀沙逐退潮。茅店冰旗知市近,滿山紅葉女郎樵。
在近代詩人中,蘇曼殊是以七絕擅長的。他的絕句清新俊逸,饒有詩意,在風調上最近晚唐的杜牧,而在內容上則頗有出新。這首 《過蒲田》就以異國情調取勝。而在語言和意境上都有創造性。
蒲田是日本本州的地名,在東京都大田內,面臨東京灣,今羽田機場所在地。1909年初秋,曼殊因思念義母河合仙而陪她旅行至逗子海灣。此詩即作于探母途中。
“柳陰深處馬蹄驕,無際銀沙逐退潮。”此二句就展現出一路海濱景色,成行的柳陰遮蔽著行道,直通海濱。上句從蘇軾《西江月》“障泥未解玉驄驕”化出,但不說馬驕而說“馬蹄驕”,則是只聞得得馬蹄之聲來至柳陰深處,不必是眼之所見,然已令人感到可喜。下句才是視覺印象:海水正在退潮,白沙上留下潮退的痕跡,仿佛一步步追隨著海水遠去。海潮的氣勢比江潮更大。這句寫視覺,也使人如聞潮聲,與上句寫聽覺,卻使人如見玉驄一樣,有通覺效果。“銀沙”比“白沙”在詞采上華貴,而且能表現出沙白耀眼的光芒。
這兩句雖然沒有直接寫人的行走,但已有人行的感覺。沿著柳陰,他就走近海濱,而蒲田已在眼前了。“茅店冰旗知市近,滿山紅葉女郎樵”,讀者于是看見了簾招、茅屋、滿山紅葉和拾葉的女郎,市郊景色,清麗如畫。這里的異國風味是“冰旗”二字造成的,在古詩中只有“酒旗”沒有“冰旗”,這是蒲田一帶茅店里挑出的賣冰的標志。在古代中國的城鄉沒有這玩意兒,寫出它就暗示出一種當地風俗,引人入勝。詩中最美的一句是“滿山紅葉女郎樵”。要是如實寫作“滿山紅葉女郎拾”或“女郎拾葉作柴燒”,詩意畫意都完了。這里照亮全詩、做活全詩的,都是那個“樵”字。本來“樵”是打柴,與樹枝樹干發生關系,而不關拾葉之事。而打柴又往往是男子干的活計,與女郎無關。然而,“樵”的目的在于取得燃料;拾葉的目的完全相同,婦女力能勝任,無須男子去拾,故亦可姑稱之“女郎樵”。這是作者造語的奇趣。
“滿山紅葉女郎樵”,還遠遠超出它所表現的實際生活內容,而成為一幅具有強烈美感的圖畫。傍海的一帶楓林,紅葉與女郎相互掩映,一個是秋意的所在,一個則洋溢著青春的活力。詩句將讀者的注意力更多地引向那美的形式,而不是真的內容。“茅店冰旗知市近,滿山紅葉女郎樵”創造的意境美,一點也不比“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杜牧)差勁。雖然作者沒有寫他的停步,可知他已不覺停步,可知那葉是“紅于二月花”的,人是美于二月花的。這首詩以成功的范例告訴我們,通過錘煉使詩的語言富于魅力有多么重要。
上一篇:古詩《耶律楚材·過夏國新安縣》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沈德潛·過許州》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