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貧自以官為業(yè),聞?wù)f西齋意凜然。
萬卷藏書宜子弟,十年種木長風煙。
未嘗終日不思潁,想見先生多好賢。
安得雍容一尊酒,女郎臺下水如天!
東京望重兩并州,遂有汾陽整綴旒,
翁伯入關(guān)傾意氣,林宗異世想風流:
君家舊事皆青史,今日高材未白頭。
莫倚西齋好風月,長隨三徑古人游!
這兩首七律作于熙寧四年(1071),時黃庭堅任汝州葉縣(今屬河南)尉。詩題已標明了寫作緣由。這兩首詩是“聯(lián)章體”,既各自成篇,又成為一個整體。這種聯(lián)章的七律,杜甫寫得最多,如《曲江二首》、《秋興八首》、《詠懷古跡五首》等。黃庭堅早年曾精研杜詩,這兩首聯(lián)章詩,便是規(guī)摹杜詩體制的。
第一首寫西齋風景,傾吐對朋友的渴慕之情,最后表示想同朋友歡聚。因為西齋的落成是朋友來函告知的,所以首聯(lián)便從“聞?wù)f”寫起。但并不落筆就寫“聞?wù)f”,而是先說自己作鋪墊。自己家境清貧,不得不以做官為業(yè),所以聽說郭明甫不愿入仕,在潁尾營西齋隱居讀書,不禁肅然起敬。“意凜然”三個字,感情色彩濃郁,既含有對友人敬重之情,又寓有反躬自問之意。這三字是全篇聯(lián)章的主旨所在,表示這兩首詩并非一般應酬之什,而是有所為而作。首聯(lián)二句,意思既連貫而下,仔細品味,又有抑揚轉(zhuǎn)折之妙。山谷律詩用筆謹嚴,細針密線,詩句中襞褶尤多,深得老杜詩頓挫之法。從這二句也可見一斑。
由首聯(lián)的“聞?wù)f”,便引起頷聯(lián)對西齋風光的遐想。西齋既是友人隱居讀書的書齋,自然地從藏書寫起。稱贊友人藏書之富,正是贊美友人飽讀詩書,學問淵博。“宜子弟”,更是表述友人的詩禮傳家。第四句寫景兼寓意,暗用《管子·權(quán)修》:“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之意。這一聯(lián),既寫了西齋的藏書、子弟、林木、風煙,又抒發(fā)了關(guān)于培養(yǎng)人才的深刻見解,巧妙地寓議論于描寫,使人幾乎感覺不到這是說理之筆。這樣的議論,帶情韻而行,有形象,不失詩意之美。
西齋既是如此幽雅宜人,當然要引起作者傾心向往之情。于是,頸聯(lián)便寫對朋友的思念。“未嘗”和“想見”二句,靈動流走,似乎是信手拈來,其實是用了多種技巧。第一,因果倒置的表現(xiàn)手法。本來是由于友人的好賢樂善,才時常懷念。但作者卻反過來,先寫自己終日思潁,后寫先生好賢。這就使情意表達得曲折有味。第二,加倍一層寫法。施補華《峴傭說詩》論杜甫詩云:“‘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無風云出塞,不夜月臨關(guān)’,是律句中加一倍寫法。”黃庭堅這兩句詩,也用了這種寫法。上句,本來說自己“未嘗不思潁”就可以了,卻加上“終日”,表現(xiàn)對友人是朝思夜想。下句,本來只說“先生好賢”也夠了,添上一個“多”字,更加深了讀者的印象。第三,“未嘗終日不思潁”一句,還有意使用雙重否定句法,比直接說終日思潁,感情要強烈得多。
律詩中兩聯(lián)對仗,最能見出作者功力的深淺。這首詩對仗精彩。頷聯(lián)用正名對,對得工整。上、下句之間,上句是實,下句是虛,上句是主,下句是陪襯,毫無雕琢呆板之感,更無“合掌”之弊。頸聯(lián)尤為出色: 氣勢充沛,運筆如風,十四個字一筆直下,一氣說出;對仗不強求精嚴,而具自然渾成之妙;上下句句法不同,卻能正反相對,并形成一意貫連的流水對,讀來覺不到是對仗。律詩之法,第三聯(lián)須奇警。此詩五六句堪稱“警聯(lián)”。
由于對友人思念之切,便生歡聚之想,所以尾聯(lián)宕出遠神,以景結(jié)情,想象自己已到潁上,同友人從容載酒泛舟于女郎臺下,但見臺下水天一碧,空明澄澈。這闊遠的境界,正好襯托出兩人聚會時心曠神怡之情。情景交融,渾為一體,使人逸興遄飛。
程千帆、沈祖棻說:“這篇詩賦西齋,但詩人卻并沒有到過西齋,所以全從想象落筆,化實為虛。‘聞?wù)f’、‘想見’、‘安得’,都非泛下”(《古詩今選》下冊)。見解精切。此外,從“聞?wù)f”到“想見”,再到“安得”,詩意連貫而下,層層遞進,真如行云流水,舒卷自如。
第二首進一步寫對友人的勉勵,希望他出來從政,為國家出力,表現(xiàn)了作者對人才的愛惜,反映了他前期積極進取的人生觀。在藝術(shù)表現(xiàn)上,前四句句句用典,一氣連舉五個姓郭的歷史人物故事。首句,用東漢郭丹、郭伋事。這兩個人都做過并州牧,是當時有名望的人物。次句,用唐代郭子儀事。郭子儀封汾陽郡王,曾平服安史之亂,再造唐室,等于是把天子冠上斷了的旒又連綴起來。第三句用西漢豪俠郭解(字翁伯)事。郭解入關(guān)時,關(guān)中豪杰聞聲爭來交歡。第四句用東漢郭太事。郭太字林宗,是當時的儒林領(lǐng)袖人物。他死后,蔡邕作了一篇很有感情的碑文。作者引用這么多姓郭的歷史遺事,是為了勉勵郭明甫,希望他向先人學習。所以,在第五句總括一筆之后,便稱贊郭明甫年富力強,才華極高,希望他不要貪圖西齋好風月,應出來濟世立功。山谷寫詩,講究章法布局,后一首的結(jié)構(gòu)不同于前一首。他先把主旨隱藏起來,從容不迫地征引典故,最后才畫龍點睛,道出主題。另外,詩中的“今日高材”和“西齋風月”,同前首的“萬卷藏書”、“先生好賢”、“聞?wù)f西齋”,前后吻合,遙相呼應,也見出作者藝術(shù)構(gòu)思的謹嚴細密。宋人好以才學為詩,以示腹笥之富。此詩后一首連用五個古人的典故,正表現(xiàn)了宋詩,尤其是江西派的這一特色。
上一篇:黃庭堅《送范德孺知慶州》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黃庭堅《鄂州南樓書事四首(其一)》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