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文忠公極賞林和靖“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之句,而不知和靖別有《詠梅》一聯云:“雪后園林才半樹,水邊籬落忽橫枝。”似勝前句。不知文忠何緣棄此而賞彼?文章大概亦如女色,好惡止系于人。
——《山谷集》
林逋是位清苦的隱逸詩人,淡于名利,終身布衣,幽居于西湖孤山之畔,以梅為妻,以鶴為子。他有詠梅詩七律八首,前人譽之為“孤山八梅”。八梅詩中尤以《山園小梅》最為著名,歐陽修極賞其“疏影”、“暗香”二語,謂“前世詠梅者多矣,未有此句也”(《歸田錄》)。后世詩家更推尊此聯為“古今絕唱”、“膾炙天下”。黃庭堅在本文中獨持新見,認為林逋《梅花》詩“雪后”、“水邊”一聯,“似勝前句”。此語一出,便招來詩壇800年的爭論。元人方回云:“山谷專論格,歐公專取意味精神。”(《瀛奎律髓》卷二十)明人王世貞又批評“疏影”一聯“景態雖佳,已落異境,是許渾至語,非開元、大歷人語”(《藝苑卮言》卷四)。清人馮班則不滿黃庭堅之論,說:“山谷專喜硬語,山谷論未精。”(《瀛奎律髓》馮評)紀昀同意方回的說法,謂:“此論平允,然終當以山谷為然。”(《瀛奎律髓刊誤》)查晚晴則折衷二家,說:“歐黃各賞一聯,由其性之所近,而出于中心之好。非比后人人黑我白,人甲我乙也。近來強作解事,多祖涪翁。余謂二聯神韻意趣具足,今人無二公之才識,不得妄為軒輊。”(見《瀛奎律髓匯評》)
山谷此論,是與他一貫的詩學觀一致的,雖然他自己設喻說:“文章大概亦如女色,好惡止系于人。”其實并沒有這么簡單。山谷本人的詩,前人每許其“格高”,所謂“格”,在這里當指詩歌的藝術形式、語言風格而言。山谷詩的格高,亦從詩律句法而來,講求琢句煉字,精研句法句眼,強調“自出己意”。林逋的兩首梅詩,“暗香”一聯,從南唐五代江為殘句“竹影橫斜水清淺,桂香浮動月黃昏”化出,雖是點鐵成金,畢竟語非己出;“雪后”一聯,則語意生新,戛戛獨造,形神兼備,且力煉“才”字“忽”字,句中有眼。從山谷的詩學觀看來,自然是后者勝于前者了。
千年之后,我們重讀兩首梅詩,撇開宗派家數的偏見,客觀地去評量,則應該承認它們都是名篇佳制,不必強為軒輊。近代宋詩選本,多只選“暗香”、“疏影”一首,獨錢仲聯《宋詩三百首》采入“雪后”、“水邊”一首,并認為是林逋詠梅詩的代表作,則錢氏可謂獨具只眼了。
上一篇:黃庭堅《書幽芳亭》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黃庭堅《書梵志翻著襪詩》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