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回
財富榜上的半個人
前面已說了湘云、黛玉和寶釵,這回該說說那半個人了;此人便是妙玉。為什么她只能算半個人呢?只因我們要排的是賈府內宅的財富排行榜,前面那三位多少都和賈府有點親;唯有這妙玉,若說她和賈府沾著親,確實是沒有;若說她和賈府帶著故,書中亦未明言,皆是有心人從字里行間猜測而得。但她卻又赫然名列十二釵正冊,且從判詞分析,她這一生和賈府是糾糾纏纏,不死不休。何況她又是個跳出紅塵的檻外人;所以只好算她作半個人了。
前面已不止一次提到過妙玉是個愛嘚瑟、好顯擺的家伙,對她的財富也有過涉及,主要是那幾個茶杯。其實書中真正對于妙玉財富的描述也就是那幾個杯子。為了搞清那幾個杯子的價值,我也曾用心查閱過相關資料,此處我就不賣弄查來的內容了,諸位看官只要知道那幾個杯子很值錢,值很多錢就可以了。
妙玉一邊自稱檻外人,藐視世俗;一邊卻又忍不住像俗人一樣各種炫耀,杯子、茶葉乃至泡茶的水。所以邢岫煙臭她“僧不僧,俗不俗”,她這不甘寂寞的毛病早晚給她招來災禍。前面我們曾提到過她送給劉姥姥的那套茶具有可能通過冷子興之流的手落入他人之手,從而招災引禍。我猜也許石呆子的故事便是妙玉結局的部分預演,須知“石之美者謂之玉”。我們不能因為石呆子其人是個男人便忽視了他,這《紅樓夢》原本便叫作《石頭記》。那石呆子因為幾把古扇毀家敗業,妙玉那幾個茶杯自然亦可叫她“終陷淖泥中”,“到頭來,依舊是風塵骯臟違心愿”。
據我分析,妙玉手頭也未必有什么金銀之類的,畢竟是個出家修行之人,即使是帶發修行,以她的性格也必不以真金白銀為意。所以我以為她應該也就是收藏些自己喜歡的風雅之物而已,當然那些東西自然是價值連城啦!
而且我認為,妙玉的結局和賈雨村應該也有所關聯。前面我曾提到過香菱的故事,香菱和妙玉以及林黛玉、邢岫煙都是姑蘇人氏,妙玉在蘇州蟠香寺修行,做了邢岫煙的老師。這岫煙與岫巖諧音,岫巖玉乃是中國歷史上四大名玉之一,以我們前面對于邢岫煙的相關描述,單憑一句詠梅詩“看來豈是尋常色,濃淡由他冰雪中”,她也當得起這個“玉”字。結合書中其他關于邢岫煙的描寫,這邢岫煙分明就是璞玉一塊。而香菱則除了做了薛蟠的小妾還百回千折成了林黛玉的學生。而薛蟠之所以能夠順利把香菱搞到手,全仗了賈雨村之功,賈赦之所以能把石呆子的扇子搞到手,同樣是賈雨村出的力,為這事賈璉還挨了一頓打。
林黛玉兩次進京,都有賈雨村隨行。第二次到賈府定居,更是賈璉和賈雨村兩人把她送了來。香菱長得像秦可卿,而秦可卿則兼具釵黛二人之美。既然賈雨村又一次獲得了做官的機會,那么前面所鋪陳的這些千絲萬縷的關系,后面必然是要起作用的。并且賈雨村在書中的明場戲份雖然不多,卻是一直若隱若現地貫穿全書的人物,何況整部《紅樓夢》本就是“假語村言”哪。他在開篇第一回里有個名句:“玉在櫝中求善價,釵于奩內待時飛”,這句詩表面看來是他對自己懷才不遇的感慨,但《紅樓夢》是要為閨中女子立傳的一本書,作為引子存在的賈雨村開篇所說的話當然不可能和主要人物無關。
所以這個“玉”字,到底是和哪塊玉有關呢?我想首先可以排除寶玉。因為他同樣是為了串聯起一群女孩兒而存在的,那么到底是妙玉還是黛玉呢?抑或和邢岫煙那塊璞玉相關?這個“釵”又是什么意思呢?那賈雨村“生得腰圓背厚,面闊口方,更兼劍眉星眼,直鼻權腮”,一副威武雄壯的外表,其性格應該也是比較大男子主義的,再看他辦事的手段,所以即便是為了抒發情感他也該仿效古人以“劍在匣中”之類自比,怎么會用“釵”這樣一個純女性化的物件來自我比擬呢?因此我想這個釵是否暗喻寶釵呢?
諸位可還記得為寶釵招來罵名的那句詩:“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天”?是不是和賈雨村的詩字面意思正好是一對呢!而且賈雨村這“雨村”二字其實只是他的別號而已,他實際上姓賈名化,字時飛。這下諸位品出點滋味沒有?“釵于奩內待時飛”。要說為人處世,賈雨村和薛寶釵還真是天生的一對呢!兩人的世界觀、價值觀那是真的很一致哪!他二人的故事就不在本書探討的范疇了,還是先交代完妙玉的事再說吧。鑒于以上分析,所以我說妙玉的結局恐怕和賈雨村也脫不了干系。究竟會有什么樣的牽連呢?且待下回分解。
上一篇:紅樓夢《誰是賈芹的同謀?》解讀
下一篇:紅樓夢《賈寶玉和林黛玉》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