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艷雪
逝水韶華去莫留,漫傷林下失風(fēng)流。
美人自古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
這是清代女詩人艷雪所作的一首悼亡詩。艷雪是康熙時(shí)期天津佟蔗村(鋐)的小妾,她同鄉(xiāng)的詩人查為仁的妻子金夫人病逝,她作了這首悼亡詩。據(jù)查為仁《蓮坡詩話》稱:“辛丑(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仲春,余遭炊臼之痛,同人和《悼亡詩》甚多。中有佟蔗村姬人艷雪七絕,結(jié)句云:‘美人自古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靡庑庐??!鄙院蟮?a href="http://www.tenkaichikennel.net/shiji/yuanmei/"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袁枚《隨園詩話》也贊此詩“甚佳”。這首詩到底佳在何處呢?我以為,佳在議論抒情及構(gòu)思新穎上。
詩的前兩句從人生老病死的自然規(guī)律著手,議論抒情,表達(dá)悼亡之情,緊扣題意。據(jù)王昶《湖海詩傳》載:查為仁貶官后居天津水西莊,讀書作畫,“所娶金夫人含英,亦躭風(fēng)雅,人望如仙?!彼裕娭姓J(rèn)為失去了一位風(fēng)流人才,殊為可惜。前句慰藉,對生者而言;后句傷悼,對死者而言。無論從哪種角度看,這兩句都顯得妥貼平穩(wěn),恰到好處。但僅停留于此,詩就缺乏新意了,于是詩人在下兩句中另辟蹊徑,吟出了“美人自古如名將,不許人間有白頭”的沉痛感嘆。這兩句之所以為人稱頌,是因?yàn)樗膬?nèi)容太豐富了,至少有以下三層含義:紅顏薄命,美女多蹇,這是封建社會中的普遍現(xiàn)象,它反映出婦女在封建制度下的悲慘命運(yùn)。特別是美貌女子,更被統(tǒng)治者視為玩物,往往得不到善終,還常被作為亡國換朝的“替罪羊”?!芭鰢?、“女禍”之論影響甚廣,詩句對此含蓄地提出了抗議。這是第一層意思。將美人與名將并提,是兩者都難善終。這是為什么呢?名將功高震主,往往是“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而美人也“蛾眉曾有人妒”,成為犧牲品。名將與美人的下場,揭示出封建制度的殘酷,將兩者結(jié)合起來談,顯示出作者獨(dú)特的構(gòu)思、深刻的見解。這是第二層意思。身為人妾的女詩人,對婦女的痛苦體會最切,對這種不合理的感慨最深,以親身親情寫之,故頗為典型,分外沉痛,悼人即是傷己。這是第三層意思。
寫悼亡而能跳出悼亡本身的局限,揭示出頗為深刻的哲理,使這首詩成為封建社會婦女悲慘命運(yùn)的縮影,這實(shí)在是很難得的。
上一篇:《懷西湖寄晁美叔同年(節(jié)選)·[宋]蘇軾》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感遇(其十七)·[唐]陳子昂》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