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詩詞鑒賞《與賈政議探春婚事書》周瓊
周瓊
金陵契好,桑梓情深。昨歲供職來都,竊喜常依座右。仰蒙雅愛,許結朱陳,至今佩德勿諼。衹因調任海疆,未敢造次奉求,衷懷歉仄,自嘆無緣。今幸棨戟遙臨,快慰平生之愿。正申燕賀,先蒙翰教,邊帳光生,武夫額手。雖隔重洋,尚叨樾蔭。想蒙不棄卑寒,希望蔦蘿之附。小兒已承青盼,淑媛素仰芳儀。如蒙踐諾,即遣冰人。途路雖遙,一水可通。不敢云百輛之迎,敬備仙舟以俟。茲修寸幅,恭賀升祺,并求金允。臨穎不勝待命之至! 世弟周瓊頓首。
這是鎮海統制周瓊寫給外任江西糧道衙門的賈政的一封書信,見《紅樓夢》第九十九回,內容是與賈政商議求他的女兒賈探春作兒媳的事情。這封書信,駢詞驪句,濫講客套,是我國舊時常見的一種書信形式。為了適應這種駢驪的文體,信中用了不少典故,以求節約文字,且雅致大方,尚有一定文學價值。
全書可分作三個層次,每個層次講一個意思,逐層深入地講明了自己的意圖。頭一層,由“金陵契好”至“自嘆無緣”十一句,先回顧早年賈政曾許親而未議定的原因:“只因(自己)調任海疆,未敢造次奉求”,但“衷懷歉仄”,深感遺憾,只得“自嘆無緣”。契好:即友好,情投意合、心照不宣之好朋友。桑梓:故鄉之代稱,典出《詩經·小雅·小弁》:“維桑與梓,必恭敬止。”古代家宅四周多種桑樹與梓樹,后人因以作故鄉之代詞。漢代張衡《南都賦》:“永世克孝,懷桑梓焉。真人南巡,懷舊里焉。”朱陳:兩姓締結姻緣之代詞。本為村名,在今江蘇省豐縣東南。典出白居易《朱陳村》詩:“徐州古豐縣,有村曰朱陳;一村唯兩姓,世世為婚姻。”后遂用朱陳為兩姓締結婚姻之代詞。
第二層由“今幸棨戟遙臨”,到“尚叨樾蔭”,共八句,述說今日修書求婚的緣由:賈政外放糧道,雙方相近。棨戟遙臨:典出唐代王勃《滕王閣序》:“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棨戟,有彩帛套子或涂上油漆的木戟,古代官吏出行時作前導的一種儀仗。這里指賈政調任江西糧道。燕賀:道賀的謙詞。語本《淮南子·說林訓》:“大廈成而燕雀相賀。”這里用以表示對賈政新任官職的慶賀。先蒙翰教:先在信中蒙受你的指教。邊帳光生:邊地的軍帳之內為之增加光彩,因周瓊是武人,所以這樣寫。額手:以手加額,表示慶幸。典出《宋史·司馬光傳》。叨:承受。樾(yue)蔭,指兩木交聚合成的樹蔭,典出《淮南子·人間訓》:“武王蔭暍(中暑)人于樾下。”這里用以指別人的蔭庇、關照。
第三層,由“想蒙不棄卑寒”至末尾,正式提出求探春為兒媳婦,請求允諾。“想蒙不棄卑寒,希望蔦蘿之附。小兒已承青盼,淑媛素仰芳儀。”提出求婚。“蔦(niao)蘿之附”,典出《詩經·小雅·頍弁》:“蔦與女蘿,施于松柏。”蔦與女蘿,都是蔓生植物,附于他物上生長。這里是說與賈家結親,可以有所依附,是自謙之詞。青盼:愛重。淑媛:即令愛,指探春。芳儀:美好的儀容。“如蒙踐諾,即遣冰人。途路雖遙,一水可通。不敢云百輛之迎,敬備仙舟以俟。”如果同意通婚,即派媒人前去正式說媒。道路雖遠,但有水路可以直達。迎娶新娘,雖不敢說以百輛車子迎送,以仙舟遠接自然是不成問題的。冰人,即媒人。《晉書·索紞傳》載:孝廉令狐策夢見自己立在冰上與冰下人談話,索紞為之解夢,曰“冰上為陽,冰下為陰”,“為陽語陰,媒介事也”。后來令狐策果然為田、張兩家作媒。后人遂以冰人稱媒人。“百輛之迎”,典出《詩經·召南·鵲巢》:“之子于歸,百輛御之。”古時候諸侯女出嫁,以百輛車子迎送。這里是說要隆重地迎娶探春作新婦。最后,“茲修寸幅”,簡短的書信,“恭賀升祺”,祝對方增加福分,“并求金允”,請求應允。“臨穎不勝待命之至”,穎:筆鋒。是說當我今日提筆寫這封書信之時,肯切地期待著你的答復!
從這封書信中“仰蒙雅愛,許結‘朱陳’”的話可以看出,探春的婚事是賈政過去曾答允過的,所以如今投書求婚,當然一議就定了。王夫人也心甘情愿:“孩子們大了,少不得總要給人家的。就是本鄉本土的人,除非不做官還使得,要是做官的,誰保得住總在一處?只要孩子們有造化就好。”當然,“寶玉自然難割難分”,但是,“探春便將綱常大體的話,說的寶玉始而低頭不語,后來轉悲作喜,似有醒悟之意。于是探春放心,辭別眾人,竟上轎登程,水舟車陸而去”(《紅樓夢》第一百零二回)。這樣的描繪與原作的描寫與構思,不大相符,但是,續作者所擬作的這封信札,還是比較典雅,頗有文采的。
上一篇:《與林黛玉書并詩四章》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中秋夜大觀園即景聯句三十五韻》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