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西門豹治鄴
褚少孫
魏文侯(1)時,西門豹為鄴令(2)。豹往到鄴,會長老(3),問之民所疾苦(4)。長老曰: “苦為河伯(5)娶婦,以故貧。”豹問其故,對曰: “鄴三老、廷掾(6)常歲賦斂(7)百姓,收取其錢得數百萬,用其二三十萬為河伯娶婦,與祝巫(8)共分其余錢持歸。當其時,巫行視小家女好者,云是當為河伯婦,即娉取(9)。洗沐之,為治新繒綺縠衣(10),閑居齋戒(11),為治齋宮河上,張緹絳帷(12),女居其中。為具牛酒(13)飯食,十余日。共粉飾之(14),如嫁女床席,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始浮,行數十里乃沒。其人家有好女者,恐大巫祝為河伯取之,以故多持女遠逃亡。以故城中益空無人,又困貧,所從來久遠矣。民人俗語曰,‘即(15)不為河伯娶婦,水來漂沒,溺其人民’云。”西門豹曰:“至為河伯娶婦時,愿三老、巫祝、父老送女河上,幸來告語之(16) ,吾亦往送女。”皆曰: “諾。”
至其時,西門豹往會之河上。三老、官屬、豪長者(17)、里父老皆會,以(18)人民往觀之者三二千人。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從弟子女十人所(19),皆衣繒單衣,立大巫后。西門豹曰: “呼河伯婦來,視其好丑。”即將女出帷中,來至前。豹視之,顧謂三老、巫祝、父老曰: “是女子不好,煩大巫嫗為入報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嫗投之河中。有頃,曰: “巫嫗何久也? 弟子趣 (20)之! ”復以弟子一人投河中。有頃,曰:“弟子何久也? 復使一人趣之! ”復投一弟子河中。凡投三弟子。西門豹曰: “巫嫗、弟子,是女子也,不能白事(21),煩三老為入白之。”復投三老河中。西門豹簪筆磬折(22),向河立待良久。長老、吏、傍觀者皆驚恐。西門豹顧曰: “巫嫗、三老不來還,奈之何(23)?”欲復使廷掾與豪長者一人入趣之。皆叩頭,叩頭且破,額血流地,色如死灰。西門豹曰: “諾。且留待之須臾。”須臾,豹曰: “廷掾起矣。狀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罷去歸矣(24)。”鄴吏民大驚恐,從是以后,不敢復言為河伯娶婦。
西門豹即發民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當其時,民治渠少煩苦,不欲也。豹曰: “民可以樂成(25),不可與慮始(26)。今父老子弟雖患苦我,然百歲后期(27)令父老子孫思我言。”至今皆得水利,民人以給足富(28)。
〔注釋〕(1)魏文侯: 名斯,戰國時魏國的君主。(2)西門豹: 復姓西門,名豹。鄴: 今河北省臨漳縣。令: 這里指縣令。(3)會: 召集。長老: 地方上年老而有影響的人。(4)之: 代長老。(5)河伯: 河神。(6)廷掾(yuan): 古代輔佐縣令的官。(7)賦斂: 征收捐稅。(8)祝: 替人告神求福的人。巫: 女巫。(9)娉取: 訂婚。娉同 “聘” 。取: 同“娶” 。(10)繒(zeng): 綢子。綺: 有花紋的綢子。縠(hu): 有皺紋的紗。治: 做。(11)齋戒: 包括沐浴、更衣、素食、獨居等,表示對神的恭敬。閑居: 獨住,與別人隔離。(12)緹(ti): 黃紅色的帛。絳: 紅色。張: 張掛。(13)牛酒: 牛肉和酒。(14)粉飾: 裝飾。(15)即: 如果。(16)幸: 希望。(17)豪長者: 地方上的豪紳。(18)以:同“與”。(19)所: 同“許”,表示大約的意思。(20)趣(cu):催促。(21)白事: 稟報事情。(22)簪(zan)筆: 用毛裝飾簪頭,插在帽前,叫做筆。古代行禮之前要在帽子前插上簪筆。磬(qing)折:彎著腰象磬的形狀,表示恭敬。磬: 古代石或玉制樂器。其形中曲垂兩頭。(23)奈……何:對……怎么辦? (24)狀: 這里表示揣測的意思。若: 這里指你們。罷: 散。(25)樂成: 共享成功的快樂。(26)不可與慮始:不可和他們商討創業。(27)期: 必。(28)給:富裕充足。民人:老百姓。
〔鑒賞〕本文緊扣 “治”字,展開故事情節,塑造人物形象,充分表現了西門豹的足智多謀,果斷勇敢。司馬遷云: “故西門豹為鄴令,名聞天下,澤流后世,無絕已時,幾可謂非賢大夫哉! ” (《史記·滑稽列傳》)對西門豹的政績作了中肯評價。
魏文侯時,西門豹為鄴令,他到了鄴地以后,深入民間調查研究。他首先“會長老” ,了解人民疾苦。“長老曰: ‘苦為河伯娶婦,以故貧’” ,一語道出當地人民災難深重的淵源。西門豹并不滿足于長老這概括的介紹,為了進一步了解具體情況,他追本窮源。“豹問其故” ,就是說的這一情形。長老對西門豹提出的問題,作了具體回答,其內容包括下列幾個方面: (一) “娶婦”前,官吏豪強“收取其錢得數百萬,用其二三十萬為河伯娶婦,與祝巫共分其余錢持歸。”這實為橫征暴斂,搜刮民財,禍及全邑百姓。(二) “娶婦” 的方法,先是“巫行視小家女好者” ,進行選擇; 決定以后,“閑居齋戒” ,“為具牛酒飯食,十余日” ,“共粉飾之,如嫁女床席,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 ,“行數十里乃沒” 。這實屬草營人命。(三) “娶婦” 的結果,“其人家有好女者,恐大巫祝為河伯取之,以故多持女遠逃亡” ,背鄉離井,漂泊他鄉,致使“城中益空無人,又困貧”。(四) “娶婦” “所從來久遠矣” ,說明人民災難深重之久。長老的回答語言簡潔,但字字血淚,是對貪官污吏、地方豪強的沉痛控訴。長老的這些回答,也揭示了事件發生的背景,顯示了西門豹治鄴的正義性。
面對這一嚴峻的勢態和惡俗,西門豹卻閉口不提“治鄴” ,他不露聲色地對長老說: “至為河伯娶婦時,愿三老、巫祝、父老送女河上,幸來告語之,吾亦往送女”。這段話中的“愿” “幸” “送” ,表面上寫的是西門豹對為河伯娶婦的溫和態度,實質是反意用墨,預示著一場驚心動魄的斗爭即將發生,在文章中頗有懸念作用。
接著,文章進入重點描寫部分,具體描寫西門豹革除河伯娶婦惡俗的斗爭。“至其時,西門豹往會之河上” ,“三老、官屬、豪長者、里父老皆會” ; “以人民往觀之者三二千人” ,作者把西門豹置身于這樣的環境里,描寫他與貪官污吏、地方豪強作斗爭,這就渲染了緊張氣氛,更能緊扣讀者心弦。
這一部分,作者精心構思了人們意想不到的一場斗爭,故事情節波瀾起伏,曲折發展,充分體現了西門豹的智勇兼備、韜略過人。他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的戰術,閃電般地向貪官污吏、地方豪強發起猛攻,置其于死地。他先虛晃一槍,“呼河伯婦來,視其好丑” ,西門豹看過河伯婦以后,提出這個女子不美,要給河伯找個更好的媳婦,并且煞有介事地說: “……煩大巫嫗為入報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情節在略略盤旋后,急轉直上,西門豹一下子抓住了搞神權迷信騙局的罪魁禍首——大巫嫗,讓她到“河伯府”報信去了。接著又把大巫嫗的主要幫兇派做催問的“使者” ,一個一個地投入河中,一連投進三人,均杳無音信。西門豹故作鎮靜地說: “巫嫗、弟子,是女子也,不能白事,煩三老為入白之” ,于是就把惡貫滿盈的三老送進了 “河伯府” 。西門豹這一著可謂是絕招,沒有寒光閃閃的刀影,沒有聲嘶力竭的呼喊,而是巧妙地處置這些為害百姓多年的元兇,其大智大勇,令人贊嘆不已。
西門豹不滿足已經取得的勝利,繼續向貪官污吏、地方豪強營壘作縱深進攻,徹底挖掘惡俗的基石。戰局變化了,西門豹隨之改變了戰術,他“簪筆磬折,向河立待良久” 。這一神態的描寫,預示著更大的斗爭風暴。于是,“立待良久”之后,“欲復使廷掾與豪長者一人入趣之” 。由于作者寫出西門豹默然、坦然的神態,因而,他的這一命令就更有潛在的威力。廷掾和豪長者嚇得“色如死灰” ,栗栗危懼,急忙叩頭告饒,以致把頭叩破了,“額血流地” 。至此,神權迷信的大騙局,不揭而穿。西門豹大獲全勝,然后說: “廷掾起矣。狀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罷去歸矣”。西門豹直到最后都沒有顯露聲色,真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穩操勝券的大將風采。他的“廷掾起矣”一句話,雖然語意澹淡,實有千鈞之力,表現了他對這些害人蟲的蔑視和居高臨下的情態。經過這場斗爭以后,“鄴吏民大驚恐” ,“不敢復言為河伯娶婦”。這里,補充交待了西門豹所進行的這場斗爭的效果。
對貪官污吏、地方豪強的打擊,一并揭穿神權迷信的騙局,教育了人民,遂為根治漳河掃除了障礙。“西門豹即發民鑿十二渠” ,“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 ,證明西門豹治漳河取得了很大成績。然而當 “西門豹即發民鑿十二渠” 時,又出現了新的矛盾,“當其時,民治渠少煩苦,不欲也”。西門豹面臨新的矛盾,但因為矛盾的對象不同,他沒有用暴力征服,而是說服開導: “今父老子弟雖患苦我,然百歲后期令父老子孫思我言”。這段話語重心長,推心置腹,更是感動人心。由于西門豹處理有方,漳河由“害”變“利” , “至今皆得水利, 民人以給足富” 。這是西門豹治鄴政績所在,并已載入史冊,流芳百世。
本文緊緊圍繞“治” 字,鋪展情節。西門豹深入民間調查,揭示了“治” 的原因,為“治”掌握了第一手資料; 揭露為“河伯娶婦” 的大騙局,既是根治漳河的前提,又是“治” 的方法;治理漳河是“治” 的結果,也是“治” 的根本目的,全文結構就這樣天衣無縫地組合在一起。作者還善于刻畫人物形象、性格,表現西門豹的足智多謀,英雄氣概。正、反面人物形象,相互映襯,栩栩如生,躍然紙上。記人敘事,繪聲繪形,如聞其聲,如見其人,不愧古典散文佳作。
上一篇:《古文觀止·明文·張岱·西湖七月半》鑒賞
下一篇:《古文·觀潮》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