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歐陽修·祭石曼卿文
維治平四年七月日, 具官歐陽修, 謹遣尚書都省令史李敭, 至于太清,以清酌庶羞之奠①,致祭于亡友曼卿之墓下,而吊之以文,曰:
嗚呼曼卿! 生而為英,死而為靈。其同乎萬物生死,而復歸于無物者,暫聚之形②; 不與萬物共盡而卓然其不朽者,后世之名。此自古圣賢,莫不皆然; 而著在簡冊者,昭如日星。
嗚呼曼卿! 吾不見子久矣,猶能仿佛子之平生。其軒昂磊落、突兀崢嶸,而埋藏于地下者,意其不化為朽壤,而為金玉之精; 不然,生長松之千尺,產(chǎn)靈芝而九莖③。奈何荒煙野蔓,荊棘縱橫,風凄露下,走磷飛螢④; 但見牧童樵叟,歌吟而上下,與夫驚禽駭獸,悲鳴躑躅而咿嚶。今固如此,更千秋而萬歲兮,安知其不穴藏狐貉與鼯鼪⑤?此自古圣賢亦皆然兮,獨不見夫累累乎曠野與荒城!
嗚呼曼卿! 盛衰之理,吾固知其如此; 而感念疇昔⑥,悲涼凄愴,不覺臨風而隕涕者,有愧夫太上之忘情。尚饗!
【注釋】 ①維:發(fā)語詞。治平四年: 1067年。治平,北宋英宗的年號。具官:唐宋以來,在公文底稿上不直接寫明官爵品位,而代稱“具官”。太清: 地名,在今河南商丘,石曼卿的故鄉(xiāng)和葬地。庶羞: 各色食品。品種叫庶,味美叫羞。②形: 身體。古人認為天地事物都是由 “氣”積聚而成,人體也如此。③九莖: 一桿九莖,是靈芝中最好的一種。④走磷: 閃動的磷火,俗稱 “鬼火”。⑤貉 (he): 一種像狐貍的野獸。鼯 (wu): 飛鼠。鼪 (sheng): 黃鼠狼。⑥疇昔: 從前。
【譯文】 治平四年七月的一天, 朝廷命官歐陽修特派尚書都省令史李敭到太清,用清酒和多種美味等祭品,在亡友石曼卿墓前祭奠,并以下文吊唁他:
啊! 曼卿,你生前是英杰,死后必成神靈。那同萬物一樣由生而死,終復歸于無物之境,是暫時聚集的形體,不同萬物共亡而偉立不朽的,是留傳后世的美名。這是自古圣賢,無不如此的。那載入史冊的,輝煌如太陽和星星。
啊! 曼卿,我不見你已經(jīng)很久了,但還能想象出你平時的樣子。你氣宇軒昂,光明磊落,才能突出,而你埋藏地下的遺體,想也不會腐化成土,而是變成精晶美玉。不是這樣,也會生長為青松挺拔千尺,產(chǎn)生出九莖這樣的靈芝。可為什么偏是荒煙野莽,荊棘縱橫,風凄露濕,磷火閃閃,螢火叢飛,只見牧童和柴夫,歌吟墓間,還有受驚的飛鳥和驚慌的野獸在這里徘徊慘叫,吚吚嚶嚶?今天就已這般樣子,經(jīng)過千百年后,怎么知道狐貍、老鼠和黃鼠狼不在這里打洞藏身呢? 這是自古圣賢,也都這樣的啊! 難道單單不見野外一個挨一個的墳?zāi)?
啊! 曼卿,萬物由盛而衰的道理,我本已知道如此。但懷念過去,悲涼凄愴,不覺當風掉淚的我,有愧于不能像圣人那樣忘情。請你享用吧!
【鑒賞】 本文是歐陽修在好友石曼卿死后二十多年悼念他時寫的一篇祭文。石曼卿為人豪爽,喜歡喝酒,工詩善書,但一生冷落不遇,中年即亡。作者十分懷念這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文中三呼曼卿,惋其生前懷才不遇,悲其死后墓地凄涼。文章不為死者作生平概括,而是著力渲染墓地的荒涼,頌其身雖亡而名長存,以告慰亡靈,寫得凄涼哀婉,蕩氣回腸。全文采用辭賦形式,文句散中有駢,通篇押韻,更增強了文章的抒情性和感染力。
上一篇:《古文觀止·左傳·祁奚請免叔向》鑒賞
下一篇:《古文觀止·歐陽修·秋聲賦》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