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梅妻鶴子 玩味古今
上回說到賈母想把寶琴嫁給寶玉,不過這都只是讀者與書中人意會而已,老太太實際上什么也沒說,書中說道:“賈母因又說及寶琴雪下折梅比畫兒上還好,因又細問她的年庚八字并家內景況。薛姨媽度其意思,大約是要與寶玉求配。”“因賈母尚未明說,自己也不好擬定。”當鳳姐兒聽說寶琴已有婚約,也嗐聲跺腳大嘆遲了一步。這也難怪薛姨媽和鳳姐兒都認為賈母有意將寶琴配與寶玉,讀者們又何嘗不是這樣想的呢?因為賈母可不僅僅是見了寶琴抱梅才喜歡她的,在此之前已經有了一系列的鋪墊了。連黛玉都沒給的鳧靨裘直接給了寶琴,而且前有寶玉的雀金裘,恰好一對,寶琴又是這般人見人愛,誰都得把他倆往一處想。
甚至有相關學者研究,寶琴之名與元春的丫鬟抱琴諧音,賈母很可能是想要讓寶琴給寶玉做妾,因為黛玉身體太單薄,老太太希望寶琴能輔佐黛玉。這個想法夠大膽,但恕我不能茍同。理由有二:其一,寶琴一家前來賈府是有計劃而來,主要目的就是進京嫁女,而且事先不可能沒有書信告知薛姨媽,薛姨媽寄居在人家,當然要和王夫人說,而王夫人娘家又有一大撥人前來叨擾,不可能不和賈母打好招呼;而且一定會將嫁女之事告知,以表不會長住之意。其二,書中寫得清清楚楚:“老太太一見了,喜歡的無可不可,已經逼著太太認了干女兒了。”
諸位可還記得我前幾回提到過的,黛玉要認薛姨媽做干媽,寶釵連忙反對,意思是薛蟠已相中黛玉,認了干媽就沒法做親了。那會子的人是十分講究倫理的,認的干親也罷,義結金蘭也罷,便如同親生的一般;絕對不能以現在時尚的干爹之流來衡量。難不成這個道理寶釵懂得,賈母反而不知道了?當然不會。老太太只是要借這個絕對不可能的親事提醒寶釵、薛姨媽甚至王夫人:如果中意,她老人家早就開口了,所以今后也不必再宣傳什么金鎖要有玉的才配了。寶琴什么也沒有,老太太隨便給件衣裳就能搞個情侶裝。怎么樣?姜還是老的辣吧?!
關于賈母特別對待寶琴所引起的連鎖反應,書中另有更含蓄的表達。眾所周知,林黛玉最小心眼,可是寶琴獲寵,她毫無妒意,還趕著寶琴妹妹不離口,連湘云當面贊美寶琴:“這一件衣裳也只配她穿,別人穿了,實在不配。”她也沒有任何不爽。那是因為對于賈母的寵愛,林黛玉心中太有底了,誰也搶不走她在賈母心中的地位。賈寶玉呢更是明確表態:“這倒不妨,原該多疼女兒些才是正理。”出乎意料的是一向寬容大度的薛寶釵推了寶琴一下說了句半真半假的酸話:“你也不知是哪里來的福氣!你倒去罷,仔細我們委曲著你。我就不信我哪些兒不如你。”顯然賈母的寵愛在寶釵的眼里是一種福氣,自己無論是點菜還是點戲無不投賈母所好,卻始終不曾投著賈母的緣法。是啊,許多讀者都很奇怪,薛寶釵樣樣都好,可是為什么賈母卻始終對她只是喜歡,卻談不上寵愛呢?后文會聊到這個話題的,此處先按下不提。
寶琴抱梅立雪一直以來都是畫家們極其鐘愛的主題,書中也將這一場景描繪得美不勝收:“四面粉妝銀砌,忽見寶琴披著鳧靨裘站在山坡上遙等,身后一個丫鬟抱著一瓶紅梅。”緊跟著身披大紅猩氈的寶玉從她身后轉了出來。兩人都是從妙玉處而來。看熱鬧的看到的是俊男美女,有心人一定記得賈寶玉夢游太虛幻境所聆聽到的最后一支曲的最后兩句:“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
如今寶琴抱梅立于這白茫茫大地上,梅花來自妙玉,前面已提過妙玉伴梅而存,是為鶴,邢岫煙如野鶴閑云,是為鶴之二也,湘云鶴勢螂形,是為鶴之三也。據此可推斷,寶琴除了抱梅立雪,將來更要嫁入梅府。這幾位與梅鶴相關者,第八十回以后必然是要有些重頭戲上演的。而在大觀園群芳之中,真正的梅花卻并非寶琴,而是另有其人。那么,此人究竟是誰?且待下回分解。
上一篇:紅樓夢《焦大之罵》解讀
下一篇:紅樓夢《理順賈府人脈的小竅門》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