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袁枚·謁岳王墓》原文賞析
歲歲君臣拜詔書,南朝可謂有人無?看燒石勒求和幣,司馬家兒是丈夫。
華表凌霄落照遲,一朝孤憤萬年知。梨花寒食燒香女,纖手都來折檜枝。
乾隆二十四年(1759)袁枚回到故鄉杭州,寫了很多詩。展謁岳王墓,寫了十五首絕句,感慨岳飛的遭遇,痛斥宋高宗的蓄意投降。第一、二兩首說:“靈旗風卷陣云涼,萬里長城一夜霜。天意小朝廷已定,那容公作郭汾陽?”“遠寄金環望九哥,一朝兵到又回戈。定知五國城中淚,更比朱仙鎮上多。”
紹興十一年,岳飛已被冤殺之后,宋金和議成。宋對金稱臣,金對宋的文件就變成天子詔書,宋君臣要拜接。“歲歲君臣拜詔書”,多么可恥的屈辱行為!“南朝可謂有人無?”南宋一些有識之士,反對和議,有的被朝廷驅逐了,如胡銓等;有的被奪了權,如韓世忠等;有的被冤殺,如岳飛。這句詩概括這些史實,說南宋還能算是有人沒人?不能直接說南宋無人,因為胡銓《戊午上高宗封事》何等激昂慷慨,那時是有人的,到此時屈膝稱臣,就不能再說有人了。
“看燒石勒求和幣,司馬家兒是丈夫。”兩句稱贊東晉君主,也就是罵宋高宗。《晉書·成帝紀》:咸和八年,“石勒遣使致賂,詔焚之”(石勒死于咸和七年,紀年有誤)。這是何等氣概!一個是敵人求和送禮,也不屑接受,一個是歲歲跪拜稱臣。兩相比較,“司馬家兒是丈夫”,趙氏家兒直豚犬耳。這兩句以歷史史實對比,鞭尸三百,可稱神來之筆。
“華表凌霄落照遲,一朝孤憤萬年知。”就岳墳著筆。岳飛的忠義,為歷史所公認,萬民所景仰。墳前高聳云霄的華表,映著晚日光輝,令人起敬,在宋高宗一朝的滿腔孤憤,萬年以后永為人民所理解。一朝和萬年對比強烈。一方面是主戰為國為民的岳王永垂不朽,另一方面,那個和宋高宗狼狽為奸的秦檜呢,只留得千古罵名,不管男女,都以各種行為表示憎惡:“梨花寒食燒香女,纖手都來折檜枝。”以折檜枝表示對賣國賊的唾棄和痛恨,舉燒香女“都來”,何況其他。“人從宋后羞名檜”,是非自有公論。
這兩首詩一以東晉君主對照,痛斥宋高宗,帶有議論性。一以人民習俗的細節來鞭撻賣國賊秦檜,而以墳前華表日光來象征岳王英氣長存。兩首詩用兩種寫法,共同表現一種思想感情,痛恨賣國君臣,謳歌愛國英雄,可謂筆有風霜。“梨花寒食”順帶點出自己謁岳王墓的時節,令人不覺,也可見作者的技巧。
本組詩最后一首:“江山也要偉人扶,神化丹青即畫圖。賴有岳于雙少保,人間才覺重西湖。”用明代于謙作陪,說明偉人使江山生色,使人油然生崇敬之情。
上一篇:古詩《薩都剌·記事》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查嗣瑮·賈太傅祠》原文賞析